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临床分期为T3/T4期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32例,术前接受化疗一放疗一化疗,化放疗结束4~6周后手术。术后用Dworak分级评估新辅助治疗的组织学反应。所有患者术后接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临床结局。结果本组32例皆为R0切除,其中21例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1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术),保肛率为65.6%。术后病检:5例Dworak分级3级,3例Dworak分级2级,24例Dworak分级1级。32例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4~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病例,皆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有益,但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SAP并发ACS病例,根据临床特征得出ACS诊断.一旦确诊,立即开腹减压,用3升静脉营养输液袋暂时性关腹.结果 第1例经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减压,减压不够,再发ACS死亡,第2~11例皆作腹正中剑突至耻骨联合大切口开腹减压,减压效果较好.本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36.4%(4/11).结论 ACS是SAP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确诊,应尽早开腹减压,用3升静脉营养输液袋是理想的暂时性关腹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预防性造口与预防性造口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不行预防性造口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无预防性造口组(28例)和预防性造口组(42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性造口组和非预防性造口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造口组术后留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2例,切口并发症2例,吻合口狭窄8例,造瘘口并发症7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2例,并发症发病率59.5%;非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1例,切口并发症1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1例,并发症发病率21.4%;预防性造口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病率较非预防性造口高(P<0.05),但吻合口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适应证行预防性造口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0月98例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行“围巾式”食管-胃吻合病例的临床结果.98例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42~83岁,中位年龄65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8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15例,贲门及胃底部间质瘤5例.术后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7%,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 98例中,1例术后发生残胃断口处吻合口瘘,其余97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例.5例(5.1%)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缓解,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围巾式”食管-胃吻合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247例胃下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胃癌D2+No.14v淋巴结切除术。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各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阳性数目,分析No.14v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47例共检出淋巴结11 837枚(16~107枚/例),平均(47.92±15.11)枚/例。179例有淋巴结转移,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72.47%。共获取No.14v淋巴结716枚(1~9枚/例),平均(2.90±1.43)枚/例。247例中No.14v淋巴结转移19例,转移率为7.69%。No.14v淋巴结转移与性别、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Laurén分型及Borrmann分型不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部位、pTNM分期以及No.4和No.6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进展期胃下部癌病人,原发灶位于胃大弯侧、肿瘤最大径≥4 cm,以及怀疑No.4或No.6淋巴结转移,是No.14v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吴文良 《腹部外科》2010,23(4):243-24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恶性肿瘤病人的第2大死亡原因.恶性肿瘤病人新发及再发VTE的风险明显高于非肿瘤病人,且手术后发病风险更高(3~5倍),化疗期间发病风险可增至6.5倍.恶性肿瘤病人一旦发生VTE,再发风险在数月内明显增加,此风险可持续数年之久.一组住院病人调查发现,确诊为双侧DVT.收入院的病人中,有25%入院时即确诊为恶性肿瘤,进一步检查发现还有26%的病人在入院后被确诊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局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工作量大、费时,因而需要找到一种简便、迅捷、准确的方法来判定淋巴结转移状况[1].我们用电发光法测定结直肠癌局部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CEA)浓度,分析其对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局部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CEA)含量与该淋巴结分期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病例共92例.每例整块切除的新鲜标本中分别摘取原发灶肠管旁淋巴结和顶端淋巴结各2枚,分别测定CEA浓度,并送组织学检查,其余标本全数取出淋巴结送组织学检查.结果 pN 0期48例,CEA浓度30.16 ng/mg;pN 1期22例,CEA浓度93.26 ng/mg;pN 2期22例,CEA浓度359.74 ng/m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直肠癌局部淋巴结浸出液CEA浓度与pN分期显著相关,可用于指导术后辅助化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level of the regional nodes extract and pN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From Jan. 2006 to dex. 2009 radic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92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traoperatively, two paracolonal regional lymph nodes and two predominate nodes were bisected, preserved in normal saline,and the extracts were sent for CEA assay. The same bisected node was fixed in Formalin for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In the pN0, pN1 and pN2 stages, the mean CEA concentrations were 30. 16,93.26 and 359.74 ng/mg respectively ( P < 0.01).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CEA in the node extract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N stage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adjuvant 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ly before the final pN result obtained.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胃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切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9-01/2010-09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近端胃癌86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计算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以及No.1-16淋巴结转移率.结果:86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4756枚(30-157枚),平均55.30±20.23枚/例.其中≤5mm的淋巴结占81.14%(3859/4756).86例中70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81.40%.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5mm的淋巴结占60.96%(556/912).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81.40%.No.1-4和No.7-9淋巴结转移率较高(39.53%-80.23%),而No.12-15淋巴结转移率极低(0.00%-2.33%),No.16淋巴结转移率为15.12%.No.5和No.6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09%和15.12%.No.10和No.1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和18.60%.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有助于指导淋巴结切除术,因为切除No.5-6和No.10-11淋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肿瘤出芽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989年1月~2010年12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19例,全数检查手术标本中的淋巴结,参照Ueno等的方法判断肿瘤出芽;分析肿瘤出芽的相关因素,计算肿瘤出芽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组119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6537枚(30~157枚),平均(54.93±19.20)枚/例。119例中96例发现肿瘤出芽,出芽率为80.67%。肿瘤出芽与肿瘤部位、pT分期、pN分期和Laur6n分型明显相关。肿瘤出芽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7.75%,特异性为70.00%,准确度为90.76%;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91.30%。结论肿瘤出芽可以准确预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