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恶性肿瘤高温隔离灌注化疗的初步疗效于三江孙平邢浩吴威张晓晶张吉文吴沈萍马业罡肖泽甫近二年来,我科采取高温隔离灌注化疗技术治疗下肢恶性肿瘤11例。具体方法如下:病人全麻,暴露股动静脉,近端阻断切开插管。连接体外循环机、鼓泡式氧合器、加温水箱、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湘潭市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并探讨其传播模式,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5日,湘潭市累计报告42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及危重症病例8例。涉及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发病19人(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占总病例数45.24%;其中4起因武汉返湘潭(简称潭)人员引起,1起因本地病例引起;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为1岁3月~84岁;临床表现出现咳嗽症状比例最高(占70.59%),病例从发病到就诊隔离间隔时间在0~10 d之间,中位数为2 d,发病时已住院隔离观察的病例占比最高为42.11%(8/19),从就诊隔离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在0~7 d 之间,中位数为2 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隐匿性,人员密集、聚餐/会、家庭内传播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危因素,应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急性胃肠炎指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甚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感染、炎症、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免疫功能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胃肠炎虽能控制病情,但易致胃肠损伤,存在不良反应。中医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急性胃肠炎属中医“泄泻”“霍乱”范畴,其中湿热内蕴型为其典型病机之一。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是张机治疗湿热下利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化湿、厚肠止利之效。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治疗胃肠炎的机制主要与防止病原体侵害、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抑制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结合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对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胃肠炎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早期EN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营养状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平均上臂肌围(Mean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血乳酸水平、肠道肠杆菌、消化链球菌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EN支持的sTBI患者中加入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稳定肠道微生态,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戚和  吴威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95-1496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给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生机,它使食品卫生监督员的工作从每年的大量的经济创收工作中解脱出来,而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如何提高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水平上,而在食品企业中推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规范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生  吴威  李静 《职业与健康》2004,20(2):112-113
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在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必须不断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才能适应各类公共场所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公共场所的组成成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纵向血浆皮质醇水平轨迹识别脓毒症患者的新亚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成人脓毒症患者96例,在入组后第1~3个晨8时和第1、2个下午4时采集患者血液,分析皮质醇浓度变化轨迹。根据轨迹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组基础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结局(如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结果 96例脓毒症患者中位年龄68岁,以男性患者为主(68.8%)。诱发脓毒症的原发病以腹部感染为主(83.3%),而合并症以肿瘤居多(61.5%),特别是肠道肿瘤。根据皮质醇水平轨迹,将患者分为皮质醇水平由较高浓度逐渐回落组(回落组,n=33)和在正常范围且波动较为稳定组(稳定组,n=63)。回落组入组时病情更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值[8(6, 11)分vs 6(4,8)分]及APACHEⅡ评分[20(15,23)分vs 15(11,18)分]高于稳定组(P<0.01)。回落组28 d死亡率(42.4%vs 17.4%)和90 d死亡率(45.5%vs 22.2%)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8.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到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自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健康人群30例(健康组)、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0例(肝癌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10例(COVID-19组)。健康组、NAFLD组接种3剂灭活疫苗;肝癌组接种2剂灭活疫苗,检测每剂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及肝功能水平,在前2剂疫苗每次接种后对健康组和肝癌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同时记录各组人群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检测COVID-19患者治愈后半年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健康组、NAFLD组和肝癌组三组人群随着疫苗接种剂次增加,中和抗体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健康组和NAFLD组接种第3剂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均高于COVID-19患者临床治愈后半年的水平。健康人群和肝癌患者接种疫苗后均表现出CD4+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同时伴有CD8+T...  相似文献   
10.
葛根芩连汤源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材组成,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的经典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及其皂苷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其中以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及其皂苷类为主要药效成分。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止泻、降糖降脂、解痉等多种功能活性,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多科的诸多疾患,对消化、内分泌、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疗效确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