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代表方,主治蛔厥和久利,现代研究发现其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胃轻瘫、肠易激综合征、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近10年有关乌梅丸及其类方的研究报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总结其复方组成、功能主治、方解释义及类方;阐述乌梅丸及类方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胃肠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乌梅丸的推广应用和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的中药治疗便秘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对我国中药治疗便秘研究的研究主题和主要中药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检索主要中文摘要和全文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中药治疗便秘的研究。采用BICOMS分析软件对主要信息进行抽取和整理,生成共现矩阵;采用g CLUTO进行聚类分析;数据计算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便秘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出现二次文献量的高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研究发表,但发达地区发表的研究数量多于欠发达地区,作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尤其是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目前中药治疗便秘的研究领域分为5个研究主题,在具体中药方面,当归处于核心地位。研究显示中药治疗便秘的研究数存在地域不平衡性,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度不高,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对于处方的优化研究不够,今后的研究者应更多关注以当归为核心便秘处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 分析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宣肺化浊方更广泛地应用于COVID-19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TCMSP、UniPro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宣肺化浊方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COVID-19相关靶点;采用Venn在线平台映射宣肺化浊方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肠风散的镇痛作用及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皮肤过敏反应,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肠风散的镇痛作用;用ELISA法测定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含量,研究镇痛作用机理;观察小鼠皮肤急性毒性反应、豚鼠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反应,研究肠风散局部使用的皮肤安全性。结果显示,肠风散大、中剂量(分别为100%和50%)局部外涂能明显提高小鼠足底痛阈(P〈0.05或P〈0.01),亦能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P〈0.05);肠风散大、中剂量(分别为100%和50%)局部外涂能使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大鼠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O.05或P〈O.01);肠风散经皮给药,未见明显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及过敏反应。结果表明,肠风散局部给药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局部皮肤给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雒军  王引权  吴国泰  王艳  王振恒  荔淑楠  彭桐 《中草药》2021,52(21):6663-6668
目的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等主要有效成分在其根部的积累规律和转化机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中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和藁本内酯等8种苯酞类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合体外转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阿魏酸和阿魏酸松柏酯含量从苗期到根膨大期沿着相同的方向不断增加,而从根膨大期到收获期分别逐渐降低和升高,朝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提示在当归体内可能存在阿魏酸和松柏醇转化为阿魏酸松柏酯的过程。藁本内酯和5种转化产物含量总体随生长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从根膨大期到成药期增长速度极快,符合成药期特性;藁本内酯含量远远大于其他6种苯酞类转化产物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欧当归内酯的含量,提示在当归活体内藁本内酯的转化程度不高,具体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在不同生长期具有不同的积累和转化规律,可为当归药材生产、炮制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探讨麻杏石甘汤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能的共性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TCMID数据库筛选麻杏石甘汤组方中麻黄、苦杏仁、甘草等3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rads、DisGeNET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SARS、MERS、COVID-19疾病相关靶点,采用Omicshare平台对药物相关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进行匹配映射,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交互网络图,通过DAVID和KOBAS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麻杏石甘汤防治SARS、MERS和COVID-19的共有靶点48个,信号通路212条。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白细胞介素(IL)-6、胱天蛋白酶3(CASP3)、肿瘤坏死因子(TN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APK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破茎松萝镇痛及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方法:运用醋酸与催产素致痛扭体法研究复方破茎松萝的镇痛作用;运用离体和在体试验研究复方破茎松萝对大鼠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复方破茎松萝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催产素所致小鼠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离体和在体)的自发性活动(收缩幅度与收缩频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P<0.05)。结论:复方破茎松萝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有显著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嗅敏灵局部给药对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腹部皮肤炎症模型及组织胺所致腹部皮肤模型,观察嗅敏灵的抗炎作用。结果:嗅敏灵0.2g/只、0.1g/只2个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组织胺所致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嗅敏灵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制萎扶胃浓缩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综合因素(30%乙醇与2%水杨酸钠混合液与10 mmol·L-1去氧胆酸钠交替ig,0.05%氨水日常饮用,结合主动免疫法,并令其饥饱失常)诱发大鼠建立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ig制萎扶胃浓缩丸(FW)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67,0.84,0.42 g·kg-1)75 d后测定血清和胃黏膜SOD活性和MDA,NO含量。结果:制萎扶胃浓缩丸高、低剂量明显增高CAG模型大鼠血清SOD活性(P<0.01),高剂量明显增高CAG模型大鼠胃黏膜SOD活性;各剂量均能降低CAG模型大鼠血清和胃黏膜MDA含量(P<0.01,或P<0.05);高、中剂量能升高CAG模型大鼠胃黏膜NO含量(P<0.05),各剂量对血清NO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制萎扶胃浓缩丸能改变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液的SOD活性和MDA,NO含量,使其趋于正常水平,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有效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三黄膏由黄连、黄柏、黄芩等中药混合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行气止痛、托毒排脓及抗菌增强免疫等作用,对疖痈等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我院院内制剂三黄膏(甘药准字Z04010878)在临床应用长达20 a,治疗患者数万人,对以上各种疾病,均有好的疗效.三黄膏在国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且效果确切.参考相关文献,各医院膏药组方可略有不同,但主药均为黄连、黄芩、黄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