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氯胺酮及羟丁酸钠对离体兔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场刺激方法研究氯胺酮及羟丁酸钠对离体兔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A2mg/100ml及γ-OH100mg/100ml均减弱EFS引起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管箭毒0.6mg·100ml~(-1),增强兔气管平滑肌对电场刺激引起的收缩效应(P<0.01),在管箭毒溶液中加入异丙嗪1mg·100ml~(-1),管箭毒增强气管平滑肌对电场刺激引起的收缩效应即被逆转,并且收缩力降至对照值以下,表明异雨嗪不仅有效地逆转管箭毒增强兔气管平滑肌对电场刺激引起的收缩效应,并可使其进一步减低,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病人需要用管箭毒时可事先用异丙嗪预防可能发生的支气管痉挛,管箭毒导致的支气管痉挛可试用异雨嗪处理。  相似文献   
4.
冻融法控制制药用转基因蓝藻在环境中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用转基因生物制备重组药物中的1个关键问题就是防止其环境释放。为控制制备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用的转vp28基因鱼腥藻7120蓝藻细胞在应用中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本研究探讨用冻融法在不破坏重组VP28蛋白活性的同时杀灭藻细胞。方法 通过把蓝藻细胞在2种低温环境(-20、-80 ℃)和室温中处理,选取最适温度以多次冻融法破坏藻细胞。用液体和固体培养观察其后续生长,用光学和扫描电镜检测细胞的损伤。结果 -20和-80 ℃与室温处理连用,都可使处理的藻细胞失去生长能力。为操作简便,选用冷冻温度为-20 ℃、反复冻融3次(24 h/次),使蓝藻细胞100%失去繁殖能力,藻细胞在冻融处理后丝状体断裂,细胞遭破坏,固体培养发现无藻细胞生长,蛋白印迹法检测VP28蛋白无丢失。结论 冻融法可控制转基因鱼腥藻在环境中的释放。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无次生污染,既保障该药物在应用中的安全性,也可为其他转基因蓝藻在环境中的安全释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用电场刺激的方法研究吗啡(Mor),哌替啶(Pet)及芬太尼(Fen)对离体兔气管的影响,结果表明:Mor 53μmol·L~(-1)使气管收缩明显增强(P<0.01);Fen 1.9 μmol·L~(-1)使其明显减弱(P<0.05);Pet 705 μmol·L~(-1)不仅使其明显减弱(P<0.01),并可使之松弛;纳洛酮(Nal)2.2 μmol·L~(-1)对气管无影响(P>0.05),但能逆转Mor对气管的效应。提示:吗啡受体的兴奋可能是引起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