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89年 1月~ 1994年 12月对 70余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病人采用哈林顿棒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 ,其中 2 3例脊髓不全损伤经治疗后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对患者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 X线片的胸腰段脊柱后凸 Cobb角的比较 ,了解哈林顿棒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后的矫正丢失情况。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3例病人中 ,男性 19例 ,女性 4例 ;年龄 19~ 5 7岁 ,平均34 .8岁。骨折部位 :分别为 T1 2 4例 ,L1 13例 ,L2 6例 ;其中屈曲压缩型骨折 17例 ,爆裂型骨折 6例。 2 3例病人均在伤后 1周内行手术治疗。1.2 方法手术方法采用常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多模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EMG),以及肌松剂四联刺激肌肉收缩试验(TOF)对脊柱手术监测进行研究,探究检查的方法和对报警的判断.方法: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对120例不同类型脊柱手术进行监测.结果:术中报警67例(63.3%),其中SEP报警46.7%,MEP报警19.1%,EMG报警35.0%.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及时发现了1例术后的血肿压迫并及时予以将其清除.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最大程度地有效降低脊柱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分析总结该并发症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易发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7年7月~2001年1月,采用三维去旋转矫形技术矫治各种脊柱侧凸430例,共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5例,3例发生在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后颅骨-骨盆牵引过程中,2例发生在后路矫形术后。结果5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暂停或减轻颅骨-骨盆牵引重量后症状逐渐缓解,5~7d后均痊愈。结论严重的脊柱侧凸,特别是后突型,术前躯干塌陷明显,估计术中脊柱伸展多、纠正百分比高或前路术后需快速大重量牵引的患者易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对此症只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外伤性脊髓空洞症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胸腰椎外伤性脊髓空洞症的症体、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28-56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111例,T127例,L6例。11例为爆裂型暴折,3例为骨折脱位。其中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例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余8例对症处理,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4例于伤后6个月-4年行胸腰椎MRI检查时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空洞开头呈洞形6例,椭圆形5例,不规则3例。患者常出现以下症状;疾痛(78.6%,11/14)、下肢肌力减退(64.3%,9/14)、下肢痉挛性增加(42.9%,6/14)、感觉丢失或减退(42.9%,11/14)、下肢运动协调能力降低(14.3%,2/14)、自主神经症状(7.1%,1/14)等。结论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稳定后一段时间,出现下肢肌力减退等新的神经症状应高度怀疑脊髓空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支点弯曲位X线片预测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支点弯曲位X线片在预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矫形融合术效果的价值。方法:对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43个结构性弯曲行术前站立位﹑仰卧侧屈位和支点弯曲位X线摄片,并与术后一周的站立位X线片比较。测量所有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胸弯组和腰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3°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38°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37°和19°。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7°和13°,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2°和9°,术后Cobb角分别为41°和9°。严重侧弯组和中度侧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52°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9°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45°和20°。僵硬侧弯组和柔软侧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51°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8°和17°,术后Cobb角分别为43°和19°。结论:支点弯曲位X线片比传统摄片能更好地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脊柱矫形融合术中所获得的矫正效果,但对严重或较僵硬的侧凸矫形效果预测较差。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笔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分离的大转子骨片予以复位或用钢丝固定,如小转子粉碎严重无法固定,则内侧缺损的股骨矩用骨水泥填塞.所有病例均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其中有35例选择长柄假体.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及感染.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94.6分;优25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并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在关节镜下复位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23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型9例,型14例。手术通过关节镜下微创操作,复位骨折块,引入3根2号Ethibon尼龙编织线,绕过前交叉韧带的后方,并在前交叉韧带前方骨折块的方向呈"8"字交叉或打一单结。通过前交叉韧带重建导向器由胫骨结节内侧向关节内骨折缘钻2个骨隧道,引出编织线,皮下打结固定,术后支具固定46周。术后摄片复查随访,并以Lysholm评分评估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症状,Lachman征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Lysholm评分为9098分,平均95.5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并以尼龙编织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9例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9例.结果 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按照SSMH综合评分标准所有患者平均为25.9分,优良率为84%.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满意的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功能恢复快,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近期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方法 对4例5个膝关节施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结果 经2 ̄12个月的随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①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掌握一定的适应证及禁忌证。②适当应用抗凝剂,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③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