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确立的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明确六经病证病位是正确认识六经病证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历代注家对少阳经病的病位的解释不妥,现特提出异议,愿和同道商榷。一、历代注家对少阳病病位的认识自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位问题都一致倡导半表半里说;但其内容有所差异,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阳病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如成无己曰:“邪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二)少阳病居于太阳太阴之间。如《医宗金鉴》曰:“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也;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也。”(三)少阳病居于躯壳脏腑之间。如方有执曰:“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界之隙  相似文献   
2.
小便的生成、代谢与排泄要靠五脏六腑共同作用才能完成,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金匮要略>对小便非常重视,论述小便的有64条条文,占总条文397条的约1/6,归纳其利尿方法有二十法,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痛经128例观察吕昌宝,王晓丽(长治医学院046000)任贵贤(晋城市医院048000)少腹逐瘀汤是清·王清任的名方之一。可用于治疗妇科的多种疾病,尤其对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的痛经、崩漏、少腹瘀血积块(慢性盆腔炎、肿瘤)等均有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4.
吕昌宝 《中医杂志》1997,38(10):633-633
迄今为止,中医学者大都认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统观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本意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也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伤寒论》以六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命名;《金匮要略》也是以“病”命名,如痉湿喝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等。说明仲景首先重视的是辨病。在《伤寒论》太阳病中依症状不同又分为中风、伤寒、温病,实际上中风为太阳表虚证、伤寒为太阳表实证,温病为外感温邪所致病,属于另一类型的病,故后世又把温病分为另一大类,再依次辨证为卫分证、气分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特点应是整体观念与辨病辩证论治,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论论治。其理由有7:1、辨病辩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本意;2辨病辩证论治源于《内经》;3、辨病与辩证是《诸病源侯论》探索病源和归纳证侯的方法;4、温病学运用和发展了辨病辩证论治;5、辨病辩证论治是临床实践的需要;6、辨病辩证论治能促进中医对病的认识;7、辨病辩证论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6.
自拟乳痈煎治疗乳痈66例疗效观察中医学教研室(046000)吕昌宝闻喜县人民医院郭慧学乳痈是授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作者应用自拟乳痛煎治疗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分布:本组66例,为门诊无选择性病例。绝大部分是青年妇女。年龄最小的22岁...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反复发生的溃疡为特征,溃疡灼痛明显,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角化差的部位.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根治的特效方法.中医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采用滋阴清热引火归原法治疗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效果较为显著.笔者以自拟的滋阴清热引火归原方治疗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反佐法     
重新确定反佐法的概念,论述了反佐法的起源与立法依据,并将反佐法概括为反佐六法.  相似文献   
9.
老中医药专家是中医学界的宝贵财富,亦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尽毕生之精力,钻研中医药学,为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的经验亟待整理,学术思想亟待继承.国家与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整理他们的经验,出版学术专著,但亦有缺憾,即缺乏学术继承人.就此问题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吕昌宝 《新中医》1989,21(9):16-17
作者认为八法不能概括全部的治法,因而提出利、通、平、收四法补充之,共为汗、吐、下、利、通、和、温、清、消、补、平、收十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