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排尿异常门诊于2005年12月正式挂牌开诊。它的开展是泌尿外科学科发展的需要,是疾病诊治更加专业、细分的需要;它的开展使医学界以前不够重视、大多数妇女认为是变老后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且令人尴尬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1]患者得到有效诊治,提高了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经体外培养并纯化BMSCs,移植前以10 mg/L的BrdU进行标记。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移植A组、B组及对照C组。在模型建立后7 d,通过尾静脉分别将3×10~6个BMSCs、1×10~6个BMSCs移植入A、B组大鼠体内,C组不作处理。于移植前、后分别进行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并取大鼠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移植A组与移植B组、C组比较,行为学恢复更为明显,(P0.01);B、C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A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较C组明显改善(P0.05)。A、B组大鼠在脑损伤中心及周围区,可见Brdu单染阳性细胞及Brdu+MAP-2、Brdu+GFAP、Brdu+vWF、Brdu+VEGF双染阳性细胞。结论 BMSCs经尾静脉移植至MCAO大鼠体内后,可在大鼠体内存活、分化,并促进大鼠伸进功能恢复。疗效与移植细胞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PCI)的危险因素及受累血管情况,为防治PCI提供依据。方法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各80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PCI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PCI血管病变中高达90.4%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后循环TIA组前循环血管病变比例为28.21%,脑梗死组前循环血管病变比例为25%。结论 PCI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以前后循环血管同时受累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ABCD2评分法结合颅内外血管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早期防治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14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65例(44.0%)行主动脉弓—颅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病7 d内行头颅MRI检查,结合临床体征诊断脑梗死。计算7 d内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对ABCD2评分≥4分的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TIA 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TIA患者中,低、中、高危者分别为53、68、27例,20.3%的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低、中、高危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53)、27.9%(19/68)、37.0%(10/27),三者相比,P均<0.01。脑梗死发生率与TIA的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5);ABCD2评分≥4分者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者TIA 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6.9%(15/32),明显高于正常及轻度者的16.7%(4/24),P<0.05。结论 ABCD2评分在TIA 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颅内血管检查,可提高对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通称子宫肌瘤。临床常见于育龄妇女,30—50岁多见。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出院宣教,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玉彬  吕凤琼 《家庭护士》2009,7(14):1267-1268
过期流产又称稽留流产,指胚胎死亡仍滞留宫腔内未自然排出者,多数病人曾有先兆流产过程,阴道流血时有时无,量少,轻微腹痛或无,子宫颈口未开,子宫较正常妊娠小,无胎心音,因宫腔内的胚胎组织机化后与宫腔壁紧贴,也可能会消耗凝血因子,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相似文献   
7.
谭明英  罗敏  吕凤琼 《华西医学》2011,(10):1566-1567
门诊患者就诊需经过挂号前期、候诊期、就诊期及就诊后期等阶段,不同的就诊时段患者有不同的需求特点。根据患者的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就医,减轻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不良情绪,提高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86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以1:1比例匹配单纯脑梗死患者和单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中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病因分型(37.2%),单纯脑梗死组则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占48.8%)。43.0%的患者在确诊恶性肿瘤3月内发生脑梗死,23.3%的患者在3月~6月内发生脑梗死。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相比,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提高(486.26±201.42 vs 325.8±213.5,P<0.001),且MRI表现中病灶数>2个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43.914,P<0.001)。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相比,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提高(486.26±201.42 vs 278.43±198.7,P<0.001),且发生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9.313,P=0.00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半年内是发生脑梗死的高危时期,凝血-纤溶功能改变及发生远处转移可能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存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2006~2014年手术的108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COX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前的KPS评分、病理分级、是否完全切除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92%、84%、67%,中位生存时间49个月。全部患者的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KPS评分、放射治疗以及Ki-67及EGFR表达情况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高病理级别患者中,KPS评分、同步化疗为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中等年龄、低病理类型、高KPS评分、进行放疗以及Ki-67及EGFR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情况较好,而高病理级别患者中,高KPS评分以及进行同步化疗的患者生存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MCAO大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改良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溶液组(B组)与假手术组(C组)。在模型建立后7 d,通过立体定向方式将1×106个BMSCs移植入A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B组大鼠以同样方式在同样部位移植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C组完成立体定向过程,但无液体注入。应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评分)、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取大鼠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A组m NSS评分优于B组、C组(P0.05);A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A组大鼠在脑损伤中心及周围区,可见Brdu单染阳性细胞及Brdu+BDNF、Brdu+GFAP、Brdu+v WF、Brdu+VEGF双染阳性细胞。结论立体定向移植BMSCs可以显著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