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HI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舒适护理、早期康复干预等.并在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hsCRP以及MMP-9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人院后第7天、第14天hsCRP以及MMP-9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5±2.8)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8.5±3.2)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HI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有效降低HI患者血清中hsCRP以及MMP-9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于脑桥梗死后华勒变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发生脑桥梗死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第1周(5.0±2.0d)内分别采用常规MRI方法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常规的MRI检查结果显示50例脑桥梗死患者的阳性率(62.0%)低于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的阳性率(94.0%),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出的47例阳性病例,其患侧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的FA均值均比健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相对于常规的MRI,对于华勒变性的诊断更加敏感和准确。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活体脑桥梗死后华勒变性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叶素惠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425-142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泵的应用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强化胰岛素泵的治疗和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所有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间4~10d,平均7.3d,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提高,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但患者对胰岛素泵的知识了解较少,希望接受胰岛素泵的知识教育。结论胰岛素泵作为新型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但患者对其知识了解不多,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推广,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健康教育路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并呈AMI> UA> SA的趋势(P<0.05和0.01),且在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者逐渐增高(P<0.01);SAA与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 SAA、IL-6、TNF-α和hs-CRP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CHD病情观察的指标,以预防CHD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健康教育路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深圳市某地区护士对老年糖尿病口腔健康素养的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月—8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士专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信行问卷,对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和34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士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31份,回收425份,有效问卷410份,有效回收率95.13%.结果:4...  相似文献   
8.
孕妇,28岁,孕2产1。孕36周行产前胎儿常规超声检查。仪器Aloka-17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行腹部纵横多断面扫查。超声所见:宫内羊水清,最大深度12.9cm,头位,BPD8.3cm,FL 6.3cm,胎心率156次/分,搏动规律;双肾脊柱四肢均未见异常,可见胎儿腹部膨隆,胎儿肝胃肠管向外膨出,在肝胃肠管之间及其周围可见最大深度6.7cm无回声区,随胎儿活动可见肠管在无回声中浮动(彩图9见80页),同时,在胎儿脏器周围可见一完整较薄的包膜呈光带样与腹壁相连,并随胎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量蛋白尿(MA)与缺血性脑卒中(CIS)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并与有血管危险因素的非卒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空腹血糖、TC、TG、HDL-C、LDL-C、MA等临床指标的比较研究,以探讨微量蛋白尿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x2或t=1.01、0.35、1.22、0.68、3.54,P>0.05);两组的血脂异常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比较亦无明显差异(x2或t =0.34、1.39、0.58、0.46、0.29,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06,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量蛋白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MA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F=4.12,P<0.05). 结论 微量蛋白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随访复查微量蛋白尿对于判断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测定血清GDF-15水平变化,并与30名健康对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值和血清GDF-1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CHF患者血清GDF-15水平相应提高(P<0.05或0.01);血清GDF-15和LVEF呈负相关(γ=-0.658,P<0.01),和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呈正相关(γ=0.588,0.596,0.621,P<0.01)。结论血清GDF-15可反映心功能的状态,并对CHF的诊断和病情判定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CHF的新生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