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方法,以提高临床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方法 首先采用血液采集前采血器材的检查、采血环境的严格消毒及献血者严格筛选,同时改进献血者进针区皮肤消毒方法和对手工血小板去除白细胞;其次去除最初采集的部分血液,再进行血小板输血前细菌培养检查三种预防措施来减少血小板污染.另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120细菌监测系统进行需氧瓶及厌氧培养瓶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转种培养,转种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采取预防措施后,手工混合血小板细菌污染率由0.72%降低至0.45%(P<0.01),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率由0.47%降至0.23%(P<0.01),总的细菌污染率由0.62%降至0.29%(P<0.01).结论 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对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凝血因子是止血的重要成分[1],其中Ⅷ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2],而且是一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3],在止血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文献[4]报道该因子在4℃保存24 h后,凝血因子Ⅷ活性会下降50%,而近年来国外有文献[5]报道认为,凝血因子Ⅷ在4℃保存1~3 d后活性并不是下降50%,而是由于4℃时凝血因子Ⅷ被沉淀在红细胞当中,所以离心后检测上清血浆,不能将部分凝血因子Ⅴ、Ⅷ检出,所以误认为活性降低50%[6].  相似文献   
3.
电子交叉配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应用多年,国外很多报道证实其具有很多优点,可以使输血更加安全.但是中国除香港外尚未见应用的报道,为了尽早在国内实现该技术,首先要设计一套简单而实用的电子交叉配血应用系统.笔者依据AABB对电子交叉配血的基本要求,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应用程序及Microsoft 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自行设计和编程“电子交叉配血应用软件”,并进行模拟测试.结果证实该软件能够实现输血科(血库)电子交叉配血和电子发血功能,可以省略常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从而使交叉配血从血清学试验进入电子信息化阶段,使流程变得更简单、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红细胞保存液( MAP)悬浮洗涤红细胞的制备质量,确定MAP悬浮洗涤红细胞在制备、保存和临床使用的可操作性。方法:比较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液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统计批量制备与按需制备洗涤红细胞工作时间。结果: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的溶血率、上清液蛋白质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MAP悬浮洗涤红细胞在制备、保存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洗涤红细胞批量制备比按需制备的工作时间显著减少。结论: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质量无差异。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开展MAP悬浮洗涤红细胞批量制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临床红细胞用量的可行性,并为血站制定备血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东莞市2006年1月~2011年12月6年的每月临床红细胞用量作为时间序列模型的数据源。利用SPSS软件进行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通过对2012年的前5个月临床红细胞实际用量进行模型检验。并据此对模型预测临床红细胞用量分析的可行性、建模步骤及准确性验证进行了探讨。结果 ARIMA模型计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相对误差较小。1月份相对误差为-6.32%,2月份为13.28%,3月份为7.78%,4月份为3.73%,5月份为3.78%,平均相对误差为4.45%。结论可以应用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未来的临床红细胞用量进行预测,为血站制定备血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并过滤,评价3种血小板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评估分析混合12U浓缩血小板及取消过滤后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计数情况。方法以血小板回收率为70%以上设定离心条件,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混合过滤,计算过滤后的白细胞清除率、红细胞清除率、血小板回收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对混合12U浓缩血小板且不过滤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及白细胞混入量进行计数并得出均值及标准差。结果3种过滤器的白细胞清除率、红细胞清除率、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9例改由12U浓缩血小板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与GBl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要求的血小板含量符合率为95.4%,红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为71.8%,总体符合率为67.2%。结论可不必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进行白细胞滤除。每例混合浓缩血小板宜采用12U浓缩血小板制备以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计算机批放行在血站日常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施计算机对血液及其成分进行批放行,对放行的每批血液数量准确率、放行记录完整率及数量核查时间等进行统计,并与人工批放行进行比较。结果血液计算机批放行与人工批放行的数量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7,P<0.05);放行记录完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血液计算机批放行平均每批数量核查时间为39s,少于人工批放行的126s。结论血液计算机批放行数量准确、效率高、操作简单易行。计算机放行操作可规范化、标准化,降低了血液放行对人员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血站工作需求,对提高血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自动加样器在国内采供血机构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使用的自动加样器型号主要有ML ATPLUS、TECAN GENESIS RSP及DYNEX VI-VACE等。各实验室对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价,主要集中反映为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的灵敏度以及精密度等方面。本实验室在使用TECAN GENESIS RSP200型自动加样器时,发现由于使用永久性的加样针,可造成标本交叉污染,导致出现阳性拖带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笔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以抗-HIV的检测为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数据库软件,帮助小型血站初步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方法运用微软公司开发的Mierosoft Visual Basic6.0应用程序开发系统以及Microsoft 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整个数据库软件的设计。结果数据库软件被成功研发出来并已经在西藏林芝地区中心血站投入使用,从2007年10月1日至今所有献血者的信息被录入到该系统中,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录入和保存,方便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随时查询和统计献血者的信息,并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养成了信息计算机管理的习惯。结论该数据库软件能够帮助小型血站初步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所有献血者的信息能够被随时地保存、打印、查询、统计,从而使工作变得简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对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质量评估.方法 按照抗-HCV试剂国家标准品考核血清盘的使用说明书,对被评估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各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评估.结果 一家进口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符合质量标准.一家国产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有一个批次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不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试剂的保存及运输影响试剂质量.合格的试剂在用户使用之前仍需要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再质检,以确保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