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防融合式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1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脂血症知识知晓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基层医疗机构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医防融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高脂血症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脂,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危险因素,以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感染。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医院的45例行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44例行子宫切除术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5株病原菌,检出革兰阳性菌24株占53.34%,革兰阴性菌18株占40.0%,真菌3株占6.66%;通过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 ,两组患者主要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剖宫产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这几种因素是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归纳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剖宫产史等方面是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后续的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这几个方面,以免再次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c-erbB-2基因(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TCbHP新辅助化疗方案中使用卡铂和洛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南京鼓楼医院乳腺外科行TCbHP新辅助化疗的76例女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卡铂(CBP)治疗的46例为CBP组,使用洛铂(LBP)治疗的30例为LBP组,两组均接受6个周期(21 d/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LBP组的PCR率为90.0%,较CBP组的65.2%高(P<0.05)。(2)治疗后,LBP组的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125(CA125)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均较CBP组低(P<0.05)。(3)CBP组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80.43%、47.83%,LBP组分别为36.67%、33.33%;CBP组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为67.39%、89.13%,LBP组为10.00%、66.67%,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手术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根据骨折类型确定手术方案,术中辅以牵引钉颌间咬合复位固定,应用微型钛板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行坚固内固定。结果:51例患者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面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开口度2指以上,骨折段愈合良好,仅2例伤口感染引流后愈合。结论: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术中颌间咬合固定,对面中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外固定分期序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本课题组收治的61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内外固定分期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序贯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65岁;骨折OTA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心康泰对老龄SD大鼠精子密度和活率,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2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十一酸睾酮组、益心康泰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根据体重,分别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4 mg/kg十一酸睾酮悬浊液、0.6 g/kg、0.3 g/kg、0.15 g/kg益心康泰悬浊液灌胃,1次/d,30 d后,取附睾,剥离脂肪、包膜,剪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预热的生理盐水试管内,利用CASA精子自动分析系统(伟力)检测精子各项常规参数。取血查血清SOD和MDA含量。并行睾丸组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益心康泰均能显著提高老年大鼠的精子密度[分别为(152.3±24.0)×106/ml、(334.5±97.7)×106/ml、(302.7±158.9)×106/ml、(221.4±75.6)×106/ml,P<0.05]和活率[分别为(26.5±2.0)%、(35.5±5.9)%、(33.1±5.4)%、(28.4±2.1)%,高、中剂量与空白组相比P<0.01],同时,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血清SOD含量[(22.0±5.3)U/ml,P<0.01],降低MDA含量[(13.6±4.6)nmol/ml,P<0.01];睾丸组织学检测显示,给药组相对于空白组细胞增殖更为活跃,可见较多分裂期细胞,管腔内成熟精子数目较多,间质稀少,血管丰富,间质细胞发育良好。结论:益心康泰可以通过影响SOD和MDA的含量而改善老年SD大鼠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Survivin的ASODN和正义核苷酸(SODN)序列,制备脂质体-寡核苷酸复合物并转染MG-63细胞,分为空脂质体(Lip)组、脂质体介导的SODN(Lip-SODN)组和脂质体介导的ASODN(Lip-ASODN)组。采用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MG-63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转染48h后的Survivin蛋白水平,MTT法检测转染24、48和72h后MG-63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48h后MG-6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urvivin主要表达于MG-63细胞的胞核。Lip-ASODN组的Survivin蛋白水平均低于Lip-SODN组和Lip组。不同浓度Survivin ASODN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不同,Lip-ASODN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Lip组,且呈浓度依赖性;而Lip-SODN组的增殖抑制率与Li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p-ASODN组的凋亡率为(88.47±0.79)%,高于Lip组的(10.01±0.90)%和Lip-SODN组的(4.1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Survivin的ASODN可以显著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人源骨骼肌电压门控钠通道hNav1.4 I1363T突变体导致患者出现先天性副肌强直症状的机制。 方法 利用氨基酸序列比对,检测hNav1.4 I1363位点的保守性;将hNav1.4蛋白的羧基端融合荧光蛋白mCherry,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Nav1.4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蛋白的表达量与分布情况;通过全细胞电生理技术记录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稳态激活及快失活参数,并进一步分析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窗电流。 结果 hNav1.4 I1363位点在各类钠通道中高度保守。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均能正常上膜,且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50%激活电压V0.5 分别为(-29.08±0.24)mV和(-28.79±0.21)mV,斜率因子k分别为5.06±0.21和4.73±0.18(均P>0.05);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50%失活电压V0.5 分别为(-68.03±0.34)mV和(-59.01±0.26)mV,斜率因子k分别为4.55±0.21和5.24±0.23(均P<0.05),I1363T突变体的失活电压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且更为平缓。I1363T突变体形成的窗电流大于野生型的窗电流。 结论 I1363T突变会导致hNav1.4慢失活受损,增加肌肉细胞兴奋性,导致肌强直的发生;而增大的窗电流使得钠离子在细胞内缓慢聚集,最终导致细胞兴奋性下降,引发肌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