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前后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和程序等,按本院常规进行。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参照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调查内容,依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特点设定本文生活质量评估标准。结果 术前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定量评估标准。包括远视力功能,近视力功能,暗视功能和生活诉苦4项。每项设定5个等级—影响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和无影响。每个等级设定相应分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分。统计术前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检测术前和术后总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1.98和4.40,术前远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远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0.12和0.64,术前近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近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2.58和3.00。结论 用本院拟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评估的结果表明,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比术前远视力和近视力也明显提高,表明二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探索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演变过程,为该疾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358例(358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结合其他关于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前5位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大多数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氯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首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应有针对性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白内障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及构成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河北省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68例白内障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眼数、费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白内障住院患者中,50岁及以上年龄者容易患病;男性患病比例大于女性;双眼盲患者的比例较高;大多数患者选择费用较低的方案进行治疗;小切口非超声白内障摘除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结论加强眼睛的保护工作和防盲治盲的宣传工作,推广应用小切口非超声白内障摘除术,解决低收入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30d总有效率为96.67%和99.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83%和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后再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好,并可减少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4d、7d、14d及30d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测量眼压,检查眼底.结果 2组患者术后7d、14d及30d症状综合评分均低于术后4d,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7d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4d和术后30d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前房闪辉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性反应并有效地预防了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减少了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