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2013年   6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片50mg,3次/日,随第一口饭嚼服,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与治疗前组内相比较,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FP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2hPG、HbA1C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片50mg,3次/日,随第一口饭嚼服,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与治疗前组内相比较,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FP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2hPG、HbA1C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47例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组,单用麝香保心丸组和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组。结果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组与单用麝香保心丸或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较单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140例支原体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0%。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近3年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脑复康联合治疗VBI,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6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治疗以控制血糖并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抗感染.结果 96例患者95例治愈,1例反复发作致慢性肾盂肾炎发展至肾衰竭而死亡.结论 对女性糖尿病患者应常规作尿细菌检查,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128例胆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疾病与心脏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28例胆心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心综合征治疗用解痉利胆、抗感染及手术效果好。结果126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胆心综合征不同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疾病,治疗应以胆道系统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6例,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120例,用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9%(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对血细胞比容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4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用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100例,用脉络宁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反应。结论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积液原因、性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且右侧积液量较左侧大;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抗心衰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可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