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索血清性激素在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8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分泌期和增生期E2,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LH,PRL,PROG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预后,其中在分泌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了解阴道病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Ⅰ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Ⅰ度占29.33%,阴道清洁度为ⅢⅡ度占29.33%,阴道清洁度为Ⅲ度占70.67%,其中检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21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48例,且随着清洁度的增高,滴虫,念珠菌及其他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在妊娠期与非妊娠期检出率比正常期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细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最高,女性内分泌调节机制对阴道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妇梅毒流行及胎传梅毒的现状。方法对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血清梅毒筛查,并收集梅毒阳性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血样,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检测。结果在16119例产妇中,TRUST与TPPA均阳性83例,产妇梅毒检出率为5.15‰;在16119例新生儿中,TRUST与TPPA均阳性29例,新生儿梅毒检出率为1.80‰;梅毒产妇新生儿梅毒检出率为18.95‰;胎传梅毒感染率为34.94‰。结论应加强孕前及孕期的梅毒检测及规范治疗,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 981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测定并同时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6 981例患者阴道分泌物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检测异常者4 326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为791例,阳性率11.33%;霉菌性阴道炎为1 140例,阳性率为16.33%;滴虫性阴道炎208例,阳性率2.98%。结论: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测定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辅助诊断阴道感染性疾病,还可提示阴道菌群的变化,与白带常规检测结合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7例标本,对其中的258例阳性标本的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用Rosco纸片法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107例临床标本共检出念株菌258株,阳性率为23.3%。其中,白念珠菌占82.6%,光滑念珠菌占6.6%,热带念珠菌占3.5%,克柔念珠菌占2.3%,其他念珠菌占5.0%。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7.3%、93.0%和88.0%;对咪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0.4%和43.8%。结论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外阴阴道感染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