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提供CT影像学解剖资料。【方法】对20具头颅标本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描,进行与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的颅底结构的观测。【结果】CT多方位扫描观测见筛顶和筛板呈高台和平移两种位置关系,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关系分为蝶窦优势型、蝶筛均势型及筛窦优势型,以蝶窦优势型占多数(60%)。蝶嵴至双侧视神经管眶口垂直距离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的毗邻关系,蝶窦气化类型及蝶窦分隔应作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术前常规的影像学观测内容。②蝶嵴位于双侧视神经管眶口的中点,为术中可靠的中线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在诊断及治疗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子宫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行DSA造影。明确诊断后介入栓塞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及子宫动脉。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6个月行CT扫描比较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变化。术后1个月内复查血常规评估贫血改善程度。结果 27例患者DSA造影均确诊为假性动脉溜,其中双侧子宫动脉供血25例(达92.5%);侧支血管供血21例(达77.7%)。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升高(P<0.05)。1周内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无明显变化,1~3个月假性动脉瘤腔缩小(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彻底栓塞假性动脉瘤载瘤血管后,退管至上级动脉能充分栓塞原发肿瘤供血动脉及侧支血管,具有微创、止血彻底、兼顾治疗原发肿瘤的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肿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局限性肝转移瘤由于数目、大小可控,局部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微波消融已经成为肝转移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该研究旨在探讨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局限性鼻咽癌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自2011年9月—2014年10月共26例晚期放化疗失败的鼻咽癌肝脏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肿瘤病灶数目小于等于3个,直径小于等于5 cm,且无其他远处转移病灶。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26例患者共完成43次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增强CT或者MRI,在mRECIST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26例患者共53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20例(20/26,77.0%),部分消融(part ablation,PA)3例(3/26,11.5%),整体有效率(CA+PA)为88.5%,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6例患者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6.1%、65.3%和23.0%,PFS为11.4个月,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17.8个月,OS为23.7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局限性鼻咽癌肝转移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转移瘤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近期疗效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转移瘤的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经TACE治疗的肝转移瘤58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58例肝转移瘤根据DSA造影表现分为多血供型、中等血供型及少血供型,多血供型14例中有效者(CR + PR)13例(92.9%),中等血供型12例中有效者(CR + PR)10例(83.3%),少血供型32例中有效者(CR + PR)3例(9.4%).多血供型与少血供型组间、中等血供型与少血供型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多血供型与中等血供型组间疗效差别不明显(P > 0.05).从TACE治疗开始,全部病例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7.2%、42.3%,多血供型者0.5、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78.6%,中等血供型者分别为100%、58.3%,少血供型者分别为40.6%、7.6%.多血供型与少血供型组间、中等血供型与少血供型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多血供型与中等血供型组间生存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肝TACE对血供丰富的肝转移瘤疗效较好,区分肿瘤血供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多纳非尼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方法 这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的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4605185)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手术切除的HCC患者,接受多纳非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TACE。主要研究终点为多纳非尼的最佳Ⅱ期推荐剂量(RP2D),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耐受性,基于改良RECIST(m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本研究分为剂量递增组和剂量扩展组,剂量递增组得到RP2D后,后续纳入的患者进入剂量扩展组。结果 共纳入31例受试者,剂量递增阶段12例,剂量扩展阶段19例。多纳非尼的RP2D为100mg每天2次,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31例受试者均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14例受试者发生3级TRAE,无4级或5级TRAE发生。主要TRAE包括肝功能异常、腹痛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最高的3级TRAE为肝功能异常和血压升高。随访截止于2022年10月,全部受试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肝癌切除术后肝内结节型复发患者,共151个复发病灶;采用CT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增强CT或MR,采用改良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共完成93例次消融治疗,平均1.7次/例,其中完全有效33例(33/53,62.26%)、部分有效13例(13/53,24.53%),总有效率86.79%(46/53)。1例患者出现热损伤,2例术中出现胆心反射,1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腹腔出血。53例患者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8.68%(47/53)、56.60%(30/53)、20.75%(11/53),中位生存时间11.8个月,总的生存时间17.7个月。结论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结节型复发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的MRI表现与CD105、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7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行MRI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活检病理证实,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5及COX-2的表达,并与鼻咽癌的MRI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MRI显示鼻咽癌T1期病灶位于鼻咽腔内,共3例;T2期为35例;T3期24例;T4期16例.鼻咽癌合并咽后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共54例,合并远处转移者5例.(2)本组CD105在鼻咽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3%,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6.4%,CD105和COX-2的表达与鼻咽癌的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鼻咽癌的有无咽旁间隙侵犯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CD105与COX-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 (1)MRI可以较准确的评价鼻咽癌的周围浸润,颈部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情况.(2)CD105、COX-2与鼻咽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MRI表现显著相关,可以作为鼻咽癌分期诊断的一个潜在指标.(3)鼻咽癌中CD105与COX-2的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 cncephalopathy。REP)的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时5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脑损伤50例单纯发生于颞叶,病变累及双侧31例,单侧19例。MRI表现为:①弥漫水肿型18例:呈指状水肿灶,Gd—DTPA增强扫描无强化;②局灶性坏死型25例:表现为稍长T1长T2结节或团块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明显环形强化,呈皱缩状。花边状;③局灶性囊变型7例:增强后T1WI扫描囊壁无或有强化。脑干受损者6例,呈等或长T1长T2小病灶,增强扫描可见点状或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MRI能清楚显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的范围和程度,其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增加对EGIST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7例有完整手术病理结果及CT检查的腹内EGIST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27例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17例.其中来源于小肠系膜18例、大网膜5例及小网膜2例、腹膜后2例.EGIST病灶多较大,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良性病灶边界较清,强化较均匀.交界性及恶性肿块多边界欠清,边缘强化,其中心坏死区无强化改变.9例病灶有多发转移,2例病灶为多发肿块.[结论]腹内EGIST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CT检查可对其准确定位,对其良恶性判断亦很有价值.熟练掌握EGIST的影像学表现,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