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69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间行EST治疗胆管结石的74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6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者112例,发生率为16.81%。其中EST手术因各种原因失败23例,穿孔6例全部手术处理,1例因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血11例,其中9例镜下止血,1例手术止血后死于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72例,其中因合并肺部感染、多型性药疹、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远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者129例,发生率为18.64%。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96例;单纯反流性胆管炎9例;胆管结石残留8例;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胰腺炎6例。结论 EST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肯定,但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扩皮使用扩皮刀、导丝成平行角度扩皮与14号套管针扩皮时的疼痛比较。方法:截取我院2017年1-8月就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采用14号套管针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扩皮刀与导丝成平行角度进行扩皮,对两组疼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扩皮时的疼痛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采用14号套管针进行扩皮,疼痛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揿针埋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对肠癌患者围化疗期胃肠道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采用mFOLFOX6标准方案化疗,对照组化疗过程中采用地塞米松、昂丹司琼联合止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埋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1周、2周、3周的恶心程度、呕吐程度、生活质量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2组胃肠道反应干预疗效。结果 化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恶心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1周,2组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周、3周,观察组呕吐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1周,观察组EORTC QLQ-C30量表总分及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周,观察组EORTC QLQ-C30量表总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0例PICC置管首次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出院护理,并通过电话回访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和患者自我管理的监督教育。对比分析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和对延续护理满意度的结果。结果干预实施1个月和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院外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话回访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PICC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2年8—9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3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服务态度、防护措施、维护技术、居家指导、社区环境、就诊流程、就诊指引、维护收费以及交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区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