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硕通镜碎石术(NPUR)、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在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0)、B组(n=70)、C组(n=70)。A组接受URL治疗,B组接受NPUR治疗,C组接受MPCNL治疗。比较三组一般手术指标、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1年内结石复发率。结果:C组手术持续时间短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内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RL、NPUR及MPCNL在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的应用中,以MPCNL的手术成功率最高,结石清除效果最好,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CD64定量检测在ⅢA型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某院泌尿外科及男科门诊就诊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95例(研究组)前列腺液CD64数值及再次行常规细菌培养,根据CD64表达量将其分成CD64高表达组(59例)和CD64正常表达组(36例),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前列腺液CD64的表达在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中具有差异性,高表达组中再次细菌培养可出现阳性.结论:CD64高表达的ⅢA型前列腺炎与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前列腺液CD64的检测可能成为前列腺炎细菌感染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膀胱癌与苹果酸脱氢酶2(MDH2)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MDH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 为了揭示MDH2的表达,使用了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在线数据库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TCGA在线数据库分析评估膀胱癌患者生存期与MDH2表达的关系.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1免疫检查点在膀胱癌灌注药物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取处于生长对数期的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Caspase-3基因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膜联蛋白V调往检测试剂(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细胞代谢活性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组和对照组,且对照组最低;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组和对照组,且吉西他滨组与对照组相近;吉西他滨组和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且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为最低;吉西他滨+Durvalumab组凋亡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吉西他滨组和对照组,而对照组与吉西他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1主要在各种水平的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对提升膀胱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卓  张文圣  万滨  卢依刚  李勋钢 《当代医学》2021,27(26):150-152
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TURBT术治疗,根据术后灌注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实施吉西他滨常规膀胱灌注治疗)和研究组(实施45℃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治疗),每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比较两组2年内疾病复发时间、疾病复发率、非原位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AGR2、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AGR2、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11.4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4.29%(P<0.05).研究组非原位复发率为2.86%,低于常规组的17.1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常规组的2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癌患者行TURBT术后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体内血清AGR2、sICAM-1水平,且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及影响清除率的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于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4例,术后5-7d对其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然后根据结石清除率将74例患者分为无残余组(51例)、残余组(2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收集患者的相关手术治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性肾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后结石残余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患者中,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结石清除率为68.92%(51/7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既往结石手术史、结石最大截面积、结石累及肾盏数目、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肾功能不全、术中出血并发症存在明显差异,是可能导致结石残余的相关因素(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患者出现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结石最大截面积、结石累及肾盏数目、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术中出血并发症(均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虽有一定疗效,但结石最大截面积、结石累及肾盏数目、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术中出血并发症等均会导致结石残余,临床可根据这些因素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究表柔比星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复发率及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水平.结果 术后3、6、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FGF、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表柔比星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吉西他滨的安全性高于表柔比星,且吉西他滨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勋钢  张文圣  邓新喜  卢依刚  万滨  张卓 《江西医药》2021,56(8):1096-1099,110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肺癌转移相关基因(LCMR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LCMR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LCMR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病理参数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LCMR1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前列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