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医舌诊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还有一整套独特的理论。在临床经验方面,对于舌质、舌苔的色泽、形态、性质等有着极精细的观察,并与临床辨症论治紧密结合。在理论方面,认为“脏腑经络精气上营于舌,脏腑气血病变外形于舌”。并且舌诊不但反映整体生理功能,而且反映全身和局部的病理状态。清·周学海指出,舌诊“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中医舌诊形成了医学上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诊断理论与方法,一向是中医临床辨症处方的重要依据。舌诊中的“辨色”,包括舌色与苔色的辨别,是中医舌诊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中医基本理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枯白、淡白、淡红、正红、绛、紫、青、黑等舌质的色泽,对于脏腑寒热虚实的疒理生理状态是个重要判据。白、黄、黑、灰、红、紫、(?)等舌苔的色泽,对于病邪的性质,邪正交争的情况是个重要的客观指标。从近代医学看,舌色在宏观上反映了舌面微循环以及舌质血管流体动力学上的某些变化,而苔色与苔质又与微循环物质交换代谢的动态变化可能密切相关。显然,中西结合研究中医基本理论,要弄清舌诊在人体整体性调节与疒理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很有必要迠立一套舌色,苔色的客观指标。本文应用自制的一套舌色、苔色标准色列,对中医舌诊的观察,作了比较逼近的客  相似文献   
2.
概述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它有着一整套富有辩证法思维的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规律。中医脉诊是这个辨证论治规律临床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利用切脉所得的伩息,结合望诊、问诊、闻诊来了解人体脏腑、气血等全身或局部的病理生理功能状态,具有独到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门在世界医学上别具风格的诊断医学——中医脉学,它是我国医学历史遗产中一个珍贵的宝藏。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中医对于脉象的描述只能用一些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想象的简朴的物理概念及自然景物的形象加以定性的、比拟的说明。这往往使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给中医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运用近代科学研究中医脉象,迠立客观的定量指标,使它在更加牢  相似文献   
3.
<正>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天有昼夜,人有卧起。”由于自然界的季节更换、昼夜交替、致使人及动物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转归等出现相应的季节变化。作为五脏中的先天之本——肾,它的时辰节律更是古今医家奋力探究的课题。本文根据肾主骨,生髓的理论,利用放射自显影法,通过对小白鼠骨髓细胞DNA合成率(简称L1)的昼夜变化的观察,为研究肾的时辰节律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