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乃惠 《中国医刊》2001,36(10):15-16
结核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是指因结核病导致呼吸面积严重减损或合并继发感染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 )换气功能障碍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依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类。结核病引起呼衰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 ,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亦可见于肺结核所致的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大疱及肺空洞、急性肺不张以及肺叶切除、大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廓改形术和脊柱畸形等。另外 ,结核性脑膜炎末期、脑水肿及脑疝等可引起中枢性呼…  相似文献   
2.
氯法齐明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Rv的结核病模型(105 CFU/只),根据氯法齐明的不同剂量,分为3个治疗组:20 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10 mg/kg,每周给约5次(CLF-2组);20 mg/kg,每周给药2次(CLF-3组);治疗30 d后进行肺、脾组织活菌计数,应用单冈素方差分析,比较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结果 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0.12~0.24 μg/ml;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12~1.92 μg/ml.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3个治疗组的小鼠肺活菌计数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2.92、1.78和1.39 lg CF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0.01).结论 氯法齐明具有较好的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2HRZ/4HR)的抗结核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Z/4HR)和对照组(2HRZ/4HR)观察近期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达82.5%和65.7%;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各为100.0%和88.6%;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分别占92.7%和94.3%,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3.2%和62.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和4例肝功异常。结论国产固定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4.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疗程长达18~24个月、药物不良反应重、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部分患者因耐药谱广泛,不能选择二线抗结核药物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导致死亡率高。因此,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新药的研究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改变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结核病药物研发联盟研发的pretomanid(PA-824)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组成的BPaL方案,针对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疗程短、全程口服、治疗依从性高、治愈率高等优势,为严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方案于202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荐使用。目前,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两种药品已经在我国上市,并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用于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因此,亟待PA-824能早日在我国获批使用,以挽救更多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生命。为此,中国防痨协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结核病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撰写了《Pretomanid(PA-824)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应用建议》,以期为加快PA-824及BPaL方案在我国的注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异烟肼对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蓄积的影响.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法齐明单次给药组、异烟肼与氯法齐明联合单次给药组、氯法齐明连续给药组及异烟肼与氯法齐明联合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组每组20只.给药剂量为氯法齐明13 mg/kg、异烟肼25 mg/kg,配成0.2 m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组每日给药1次,2个月后停药.单次给药组分别于给药后1、5和24 h,连续给药组分别于给药第30天和第60天以及停药第30天和第60天的次日,各时间点每次分别将每组5只小鼠及3只不给药小鼠摘眼球取血,解剖取其肝、脾、肺、肾、脂肪、小肠、皮肤等组织.组织匀浆处理,血浆样品乙腈沉淀蛋白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法齐明的浓度.结果 单次给药时,氯法齐明单独应用及与异烟肼联合应用,小鼠肾、肺、脾和肝组织均在5 h达到峰值;脂肪组织中氯法齐明浓度持续增高,24 h最高,达(24.9±6.9)μg/g;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于组织浓度.连续给药1个月后氯法齐明在组织和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单次给药,连续给药2个月后的氯法齐明浓度在脾、肾、肺等组织中明显高于连续给药1个月.连续给药1个月和2个月后脂肪中氯法齐明浓度均最高,在肾、脾、肝、肺、皮肤浓度亦较高(32~433μg/g),联合给药组肺脏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氯法齐明组,1个月时分别为(32±8)和(57±11)μg/g,2个月时分别为(47±12)和(73±49)μg/g;脂肪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氯法齐明组,1个月时分别为(433±53)和(289±30)μg/g,2个月时分别为(527±158)和(275±119)μg/g.两组停药后氯法齐明的浓度均逐渐降低,但停药2个月仍有一定的组织浓度.结论 氯法齐明在脂肪、脾、肾、肝、肺等组织分布比较高,异烟肼与氯法齐明合用可提高氯法齐明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减少脂肪中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Ag85BmRNA分子作为肺结核患者化疗反应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过程中2、4、7、14、30、60d痰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Ag85BmRNA进行系列检测,并与培养法(CFU)作比较。结果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Ag85BmRNA在治疗的前2d下降明显且与CFU的下降基本一致,治疗7dAgS5BmRNA检测阴性11例,治疗14d阴性的12例。治疗30d除1例阳性外,其余朝为阴性,治疗60d时全部阴性。结论结核分枝杆菌Ag85BmRNA在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中快速下降,是活菌数量下降的反映,痰标本中mRNA的变化可作为快速评价化疗反应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的临床表现和对含头孢西丁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新诊断的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16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全疗程克拉霉素和莫西沙星口服治疗,前12周增加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静脉滴注的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16例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患者中有14例为结节支气管扩张型,1例为上叶空洞型,1例为未分类型;影像学特点表现为多发微结节(14/16)、支气管扩张(14/16)、树芽征(13/16)、空洞(5/16)、肺实变(5/16)、结节(5/16)和肺体积缩小(3/16).5例采用含头孢西丁的强化治疗方案3个月,其中2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痰分枝杆菌培养转阴;2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但痰分枝杆菌未转阴;1例的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痰分枝杆菌培养均未改善,经后续的巩固治疗也未见改善.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主要表现为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以多发微结节、树芽征和支气管扩张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含头孢西丁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段鸿飞  初乃惠 《北京医学》2013,35(9):802-803
糖尿病和结核病可以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增加,发生结核病的风险上升,还可能对结核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增加了结核病的防控难度.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据统计,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0.05%升至20世纪80年代的5%,近年来则达到9.5%.糖尿病患者合并结核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者增加1.5~7.8倍[1].  相似文献   
9.
40例肾结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肾结核的临床特点 ,诊断以及误诊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990年 8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 40例肾结核患者。结果 误诊率为 45 % ,病程 1年以上才确诊者占 47 5 %。结论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利用多种检测手段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方法将2004至2006年间黑龙江、浙江、深圳三省(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中发现的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耐药方案组和复治方案组,耐药方案组采用利福喷汀/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3个月)+利福喷汀,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5个月)方案治疗,复治方案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3个月)+异烟肼/N福平/乙胺丁醇(5个月)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6、8个月末时进行痰涂片检查,以第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为治疗有效的评价标准。结果共纳入对利福平耐药的肺结核患者154例,其中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114例,其他类型耐药40例。耐药方案组85例,复治方案组69例。114例患者完成8个月疗程,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耐药方案组为65.9%(56/85),复治方案组为40.6%(28169),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34,P=O.002)。114例MDR-TB患者中85例完成8个月治疗,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耐药方案组为61.8%(42/68),复治方案组为39.1%(18146),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8,P=0.018)。治疗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与患者年龄、病程、治疗方案以及耐药类型有关(均P〈O.05)。完成疗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耐药方案组为23.9%(17/71),复治方案组为18.6%(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6,P=O.504)。结论耐药方案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复冶方案。对没有条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原则制定的方案冶疗的耐药患者,或者没有条件开展耐药性检测地区而高度怀疑为耐药结核病的患者,可以使用耐药方案治疗,以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或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