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专业技术过硬、思想道德高尚的医学人才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作为医学教育的实践学习和末端教育环节,在住培中开展思想教育能既能正确引导医师队伍后备力量的核心价值观,还能强化医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品格修养。文章综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思政融入的研究现状,并结合骨科专业特色,深挖思政元素,探讨各环节中思政有效融入的实施方法和具体步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苷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阿霉素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15 mg·kg-1腹腔注射阿霉素造成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三七皂苷(25,50,100 mg·kg-1)干预对动物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及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采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考察不同质量浓度三七皂苷(625~100 mg·L-1)减轻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以MTT法测定三七皂苷对阿霉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阿霉素显著升高小鼠血清心肌酶指标,降低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力,不同剂量三七皂苷均能减轻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阿霉素抑制离体培养心肌细胞的活力,三七皂苷能提高细胞存活率,但并不拮抗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三七皂苷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作用,同时并不影响后者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动物的X线摄影已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其实际操作时仍存在很多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对摄影时的动物体位、曝光条件等方面的进行设计与探讨,使之实现检查的合理化与最优化,以提高实验动物的医学影像检查水平。方法对已建立相关疾病模型的新西兰兔、北京山羊、BALB/c小鼠按实验要求做相应的X线摄影,分析和评价摄影体位及曝光条件。结果新西兰兔的头颅侧位影像在取仰卧位摄影时所显示的图像符合实验要求;北京山羊下颌骨经颊向延长后,对活体及其离体下颌骨进行头颅摄影,选择严格意义上的正位,影像符合实验要求;活体BALB/c小鼠背部皮肤经氧化铅灌注后,作离体处理,对皮片拍摄正位影像,选择较低的曝光剂量,成像后经数字化处理,血管显示良好。结论对实验动物进行X线摄影时,掌握实验动物实验区的解剖结构、了解相关疾病模型的病变部位解剖学改变、做好体位的选择及固定、正确选择曝光条件及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因素等成为能否获得满意影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职工提案是职工参与民主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规模较大的整形美容专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现有职工500多人,病床328张,年接待患者3万余人,手术1万多台次.  相似文献   
5.
面颌骨畸形一例谢士臣周南刘雳张柏芝患者,女,20岁。生后即发现面部畸形,下颌骨发育不良,形体小,颏部向后退缩;鼻小而前突,伴上颌骨前颏部前突,双眉及牙齿大部缺失(图1~4)。患者为第二胎,有一兄,发育正常,其母诉怀孕期间有服药史。患者平素体健。体检心...  相似文献   
6.
我校牵头组织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天津市高校首次获得这个奖项,也是我校首次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该项目是我校科技转化,服务社会的一个重大成果,彰显了我校科技实力。为加强宣传与交流,特刊发此文予以介绍。该项目针对影响中药品种做大做强的共性问题,率先提出了名优中药二次开发策略,完成了"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项目历时8年,课题组完成了32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用实践证明中成药二次开发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品种的科技内涵带动产业发展的二次开发策略卓见成效——32个中成药,年销售额过亿元品种由3个增加到12个,2013年销售额达50亿元,是开发前的4.2倍,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初步构建了天津市中药大品种集群。该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推广,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全国过亿元品种达到350个,增长了3倍,过10亿元品种达到30余个,总销售额达1 200亿元,显著提升了优质品种集中度。该项目采取产学研合作、企业具体实施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深入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主要取得7个方面科技创新,从解决中成药品种个性化难题起步,聚焦于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辟了中药制药技术升级路径,并无缝连接实施成果转化,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项目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19项发明专利及7项软件著作权,提高国家药品标准8项;发表论文150篇,SCI收录91篇,此项目是中药研究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对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推进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HPLC-MS/MS测定麦冬和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和龙脑次苷含量。方法 以马钱苷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00 mm,2.7 μm),以乙腈(A相)-0.1%甲酸水溶液(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0 ℃。选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定量分析选用多反应监测模式。龙脑苷、龙脑次苷和内标的离子对分别为m/z 449.5→137.1,317.1→137.1,391.2→179.1。结果 龙脑苷和龙脑次苷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32 μg·mL–1(r=0.995 3,n=5),0.02~1.51 μg·mL–1(r=0.998 0,n=6),定量限分别为8.1,3.5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RSD<10%),龙脑苷和龙脑次苷24 h内稳定(RSD<10%),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9%(RSD=1.93%)和99.6%(RSD=3.09%)。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麦冬和参麦注射液中龙脑苷和龙脑次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种典型的甘草黄酮化合物(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新的抗阿霉素心脏毒性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试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的能力;用 MTT 法测试化合物对心肌细胞 H9c2 和乳腺癌细胞 MCF-7/ADR 活力的影响,以及对阿霉素细胞毒性的干预作用。 结果 6种甘草黄酮中,只有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具有较强的清除O-的能力,同时能明显减轻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甘草苷几乎没有清除O-的能力,但也显示一定的心肌细胞保护活性;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既无清除O-的能力,也不能减轻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在高浓度时还拮抗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结论 查耳酮类化合物较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但如果A环的4′-OH位被芹糖葡萄糖取代,不但会失去心肌细胞保护活性,而且可能拮抗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脂吸附法去除地黄水煎液中重金属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采用树脂吸附法去除中药提取液中的重金属砷。方法 在大孔吸附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砷盐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基础上,选取D273、D293、D201、D201×7 4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以砷去除率、固形物量损失率和砷去除率/固形物量损失率3个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其对地黄水煎液中砷的去除作用,进而研究了D293树脂吸附过程中的各因素(流速、高径比、温度、药液浓度等)及其交互项对树脂吸附去除砷的影响,最后对D293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 D293 树脂对地黄水煎液中的砷的脱除效果最好,最大的砷去除率接近100%,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影响D293树脂吸附去除砷的主要因素是药液浓度、温度、流速。D293树脂重复使用了5次,砷去除率没有明显下降。结论 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于去除中药提取液中的重金属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市售非聚氯乙烯(non-PVC)多层共挤袋装5%葡萄糖注射液浸出物进行检测,研究烷醇酰胺类浸出物的迁移情况。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葡萄糖注射液包装材料中烷醇酰胺类浸出物,并测定烷醇酰胺类浸出物在葡萄糖溶液和包装材料中的含量,对烷醇酰胺类浸出物的迁移率进行考察。结果:从6个厂家共12批葡萄糖注射液中初步鉴定出10个主要的烷醇酰胺类浸出物,不同厂家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烷醇酰胺类浸出物总含量差异较大,在1.1 μg?mL-1到41.1 μg?mL-1之间,烷醇酰胺类浸出物迁移率大多在90%以上。结论:目前非PVC多层共挤袋装葡萄糖注射液包装材料烷醇酰胺类浸出物总含量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用药安全风险,应对葡萄糖注射液及其包装材料质量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