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院1993年6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IMS)17例,现将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25~58岁,平均41.5岁。乐果中毒6例,敌敌畏3例,甲胺磷5例,敌百虫3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残胃病变与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残胃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结果:48例残胃病变中HP阳性者17例,感染率35.4%。伴胆汁反流组HP感染率14.3%,不伴胆汁反流组HP感染率65.0%,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5年内组HP感染率20.0%,术后5年以上组61.1%,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毕氏Ⅰ式术后16例,胆汁反流率25.0%,毕氏Ⅱ式术后32例,胆汁反流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汁反流及HP感染是残胃病变的重要因素,HP感染可能是毕氏Ⅰ式术后残胃病变的主要病因,而胆汁反流是毕氏Ⅱ式术后残胃病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辅助诊断良性弥漫性甲状腺疾病及其评估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3例良性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活检穿刺结果将其分为甲亢组(3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组(50例)和桥本甲状腺炎组(34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二维+彩色超声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实时超声剪切波成像检查。分析三组患者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值(Mean)及取样框内弹性数据离散度值(SD);检测并比较血清TRAb抗体及TGAb与杨氏模量值相关性,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杨性模量值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Max、Min、Mean及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40,F=162.51,F=114.06,F=271.85;P<0.05)。与甲亢组比较,亚急性甲状腺炎组的Max、Min及Mean显著升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组的SD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1,t=9.75,t=6.46,t=11.12;P<0.05);桥本甲状腺炎组的Max、Min及Mean显著升高,SD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胸膜脏层浸润(VPI)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本研究评估临床Tis-T1期NSCLC的VPI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重点评价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为术中淋巴结切除范围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662例临床Tis-T1期NSCLC临床病理特征。根据脏层胸膜侵犯状态分为两组(PL0组和PL1/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瘤栓、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淋巴结受累情况。结果在662例NSCLC患者中有145例(21.9%)确定为VPI,结果显示肿瘤体积较大以及血清CEA偏高患者更易出现VPI。脏层胸膜受累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1.7%(46/145),明显高于脏层胸膜未受累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10%(52/517),P<0.05,说明脏层胸膜受累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脏层胸膜受累病例中出现跳跃性N2转移的概率高于脏层胸膜未受累病例的概率。结论对于临床Tis-T1期NSCLC,脏层胸膜受侵犯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建议对于术前或术中高度怀疑存在脏...  相似文献   
6.
刘逸群 《吉林医学》2010,31(18):2820-2820
目的:探讨两种西医联合治疗与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将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184例分为两组,其中西医联合治疗组94例,中西医治疗组9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采用西医配合中医针灸,中药等联合治疗。治疗后每周观察临床症状,用药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消化性愈合情况并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西医药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清除例数75例,清除率为79.79%。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有效例数为79例,有效率为87.78%。两组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治疗结果分析发现,西医联合治疗组治愈例数为65例,治愈率为69.15%,有效例数为14例,总有效例数率为84.04%。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愈例数为80例,治愈率为88.89%,有效例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西医联合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医联合治疗组比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入选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年龄、身高、腰围、臀围及血压,并检测血糖、血脂及血清25(OH)D3水平,依据血清25(OH)D3浓度进行分组:25(OH)D3<25 nmol/L为25(OH)D3严重缺乏组,25(OH)D3≥25 nmol/L且<50 nmol/L为25(OH)D3缺乏组,≥50 nmol/L且<75 nmol/L为25(OH)D3不足组,≥75 nmol/L为25(OH)D3充足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入选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根据下肢动脉病变的判断标准,将其中伴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124例)作为病例组,不伴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2型糖尿病下肢病变者的血清25(OH)D3明显降低,年龄、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BP及TC明显升高(P<0 Q.05).单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腰/臀比、HOMA-IR、SBP、TC及LDL-C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有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行,高龄、高InHOMA-IR水平、高SBP以及低维生素D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25(OH)D3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刘逸群 《吉林医学》2010,31(20):3221-322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无痛性出血病因、性别、年龄、地域差别及预后等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8例上消化道无痛性出血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等为无痛性出血的主要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居首位。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农村病例多于城镇病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无痛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而性别、年龄、城乡差别、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为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我院应用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33例溃疡性结肠炎,并与30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的病人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东莨菪硷等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肺出血型的疗效。方法将356例钩体病患者按发生年限分为两组:对照组96~97年为109例,观察组98年为2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东莨菪硷为主综合治疗。两组肺出血型分组比例无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使用东莨菪硷、酚妥拉明等综合治疗肺出血型钩体病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