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梁云川  刘娜  刘英权 《河北医药》2014,(20):3155-3156
皮肤瘙痒属于尿毒症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引发不适,重者可能致皮肤抓破感染,引发其它病症而加重病情。统计表明,皮肤瘙痒在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60%-90%,已经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学界对于尿毒症发生皮肤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报道认为其与皮肤干燥、神经病变、肥大细胞、过敏反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诸多因素相关。本文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二价离子、血浆白蛋白(Alb)等实验室指标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组胺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方法 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巴斯汀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对40例健康对照组及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组胺含量及血清NO、TNF-α水平。结果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0.48%;治疗后血浆组胺含量、NO、TNF-α与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血浆组胺含量及血清NO、TNF-α水平检测对临床疗效判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与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试验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对照组单纯口服阿维A胶囊,同时2组均外用卡泊三醇。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做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评测。结果①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降低,治疗前后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阿维A所致的皮肤口唇干燥及瘙痒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曹海育  李建英  刘英权 《河北医药》2007,29(11):1199-1200
目的 通过对斑秃患者血清人巨细胞病毒水平的检测,明确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斑秃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TNF-α与IL-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秃斑患者62例与健康志愿者90例,比较2组HCMV-IgM水平以及HCMV-IgM阳性率,TNF-α与IL-2水平;同时比较斑秃活动期与稳定期之间HCMV-IgM的阳性率.结果 斑秃组HCM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CMV-IgM阳性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斑秃活动期HCMV-IgMB阳性率高于稳定期.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斑秃发病明显相关,并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缺陷在斑秃患者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色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迄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相当困难,免疫机理在白癜风的病因学说中日益受到重视。 Baltas E首次报道了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取得较好的疗效,自2005年以来,308 nm准分子激光已成功用于白癜风的治疗[1],但其治疗机制仍不清楚。白癜风是以选择性黑素细胞破坏为特征,NB-UVB可通过对细胞及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抑制白癜风病变的进展[2]。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在多种皮肤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3]。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阶段白癜风患者经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至2011年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2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疗程均为8周。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口服。比较2组血清C-反应蛋白、TNF-α等水平变化情况,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p65。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TNF-α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浆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NF-κB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斑秃是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与皮肤病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我们通过对斑秃患者血清HCMV-IgM水平的检测,探讨HCMV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2(IL-2)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