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应用国产氟哌啶醇100例,曾出现两例锥体外系症状,现报导如下: 例1,男性,14岁。因左肱骨髁上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于1981年1月29日行整复手术。麻醉前肌注鲁米那钠0.05克,阿托品0.5毫克。取臂丛麻醉,用1%利多卡因20毫升,手术开始静点氟哌啶醇2.5毫克;杜冷丁25毫克,患者安静入睡。次日下午1点50分突然头偏向左侧,颈后仰,两眼持续性向左上方偏斜,牙关紧闭,不能讲话,四肢扭曲强直,持续1至3分钟自行缓解。间隔20分钟左右又发作两次,每次均持续1至3分钟。在最后一次发作中给  相似文献   
2.
自1579年Ambroìseparé尸解发现了创伤性膈疝后,开始引起了临床医生的注意。创伤性膈疝并不少见,虽然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已有较全面的认识,但误诊率仍在50%。据统计,腹部和胸部创伤的病例中有4.5~5.8%合并有创伤性膈疝。为提高对本症的认识,笔者将治疗16例的体会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手术病死串为8%~20%。由于高胆红素血症对病人往往全身各脏器造成的危害,尤其恶性肿旧致胆道梗阻的病人往往全身增况欠佳,而面临的胆过手术特别是陕、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切除术、阻历吻合术等均较复杂,失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因而充分的术前准各.正确得力的术后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依。1*前准备1‘1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反复发作的阻道结石、胆管炎、胆道狭窄、多次险道手术以及胆拉系统恶性肿旧的病人,多数有营养摄入不足、消四及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可直接影响伤口愈合及抗感染能力,当血清白蛋…  相似文献   
4.
髓腔穿孔包括髓室穿孔和根管穿孔,是由于龋坏、病理性吸收(与炎症、创伤、漂白等因素有关)及医源性等原因造成的髓腔和牙周组织的穿通。如不及时修补,可导致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治疗的失败,甚至继发牙周病,最终丧失牙齿。本文就收集的髓室底穿孔的病例进行修补并回访观察以评价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1995年 4月~ 1998年 4月 ,我们共治疗 10例钢板内固定长骨干骨折所致钢板折断弯曲患者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41岁。骨折部位 :股骨干中段 6例 ,中下段 2例 ,胫腓骨中下段 2例。骨折类型 :粉碎型 7例 ,斜型 2例 ,横断型 1例 ;开放性骨折 4例 ,闭合性骨折 6例 ,闭合性骨折中包含 2例复合伤。1.2 治疗方法 除 4例开放性骨折自原伤口进入外 ,其余均系常规切口 ,骨折断端给以解剖复位 ,钢板置于股干的外侧或前外侧。有 5例因粉碎骨折骨折断端骨片分离复位后不稳定 ,故局部加用钢丝…  相似文献   
6.
刘祝成 《黑龙江医药》2011,24(2):293-294
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仍将根管治疗技术作为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并非100%,研究发现约7%-47%的患牙在行根管治疗术后,根尖周病变未愈合或又出现新的根尖周病变。本文就我科五年来收集的116名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iRoot sp (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和AH-plus(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两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永久充填后的近期临床反应,以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把收集的病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根管封闭剂进行根管充填,对两组患者根管充填24~48 h后的临床反应以及1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8 h后,iRoot sp组疼痛发生率比AH-plus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充填一年后的疗效观察显示,iRoot sp组有效率95.45%,AH-plus组有效率93.8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永久充填疗效显著。iRoot sp组术后疼痛反应低,治疗有效率略优于AH-plus组。  相似文献   
8.
9.
脾外伤进行脾切除术是外科数十年来的传统方法。自60年代已观察到先天无脾或由于脾切除术后病人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因此对外伤性脾行常规切除这一概念进行新的挑战。1952年King 和schamcker 首先提出切除术后的儿童发生暴发性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所以认为发生术后败血症(OPSI)与脾切除有关。鉴于此,对脾切除术后凶险败血症的危害,愈来愈认识到脾脏对健康人的重要性。尽管早在1930年Dretzka 等提出保留脾脏主张,却始未推广,直至近10年来,人们对脾脏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并对脾脏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因而改变旧有观点,提出采取保脾方法。目前,保脾方法有:(1)脾包膜缝合加局部止血剂;(2)脾缝合术;(3)部分脾切除术包括节段性脾切除,半脾切除和次全脾切除术。此外,自体脾组织移植对OPSI 有些保护作用。移植于皮下、网膜内或腹膜后,是保留脾功能一种简单、安全和合理的方法。但由于所取脾组织的大小和量等因素,其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人主张,全脾切除保留副脾,在全脾切除术后,副脾发生代偿性肥大,可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故在行全脾切除时,注意保留副脾。应当提及,凡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脾切除。(1)脾血管完全中断;(2)全脾破裂或广泛性脾实质破裂;(3)具有威胁病人生命的复合性损伤,需尽快结束手术者;(4)脾缝合术不能有效止血者;(5)多发性腹部损伤,尤其有污染性损伤者。基于以上,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外伤脾有相当一部分采取保留脾脏手术。然而所遇外伤脾是否保留,一定要根据病情、病变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尚需考虑医疗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否则一味强调保脾术式,招致病人术中出血或术后再次大出血死亡者已屡见不鲜,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审慎地采取保脾方法,决不可使保脾的危险性超过脾切除术。此外,脾动脉结扎亦属一种手术方法。我们深信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对外伤脾必定向保留脾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上海手术器械厂制造的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胫腓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