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68例涎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涎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涎腺肿瘤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985~2005年间收治的经组织学确诊的168例涎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涎腺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1~80岁.多发生于腮腺(67.3%),少发生于舌下腺(2.4%).良性肿瘤124例占73.8%,恶性肿瘤44例占26.2%.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活检、B超、CT、MRI以及临床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措施.结论:涎腺肿瘤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实施瘤周正常腺体切除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并具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活性,为其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0例多形性腺瘤、9例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及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PCNA及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及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其PI值较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组PCNA和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和Ki-67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意义,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PCNA和Ki-67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活性,为其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0例多形性腺瘤、9例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及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PCNA及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及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其PI值较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组PCNA和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和Ki-67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意义,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阻生牙的拔除在临床上不可避免,其拔除过程复杂,软组织及骨组织创伤大,术后的并发症相对其它牙齿的拔除发生率较高.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比较了碘仿纱条和可溶性樟脑酚止血纱布[1]填塞拔牙创、预防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应用刘添慧苏健(武汉市第二医院武汉430014)口腔粘膜疾病以口腔溃疡(口疮)最为常见,它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根据发病时出现的溃疡的数量、大小及深浅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其中以轻型口疮最为常见。疼痛是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6.
我科1970年—1997年诊治涎腺及肿块434例,按病理诊断对肿块的性质、患者性别、部位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现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2005年期间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Warthin瘤46例,并与同期发生的多形性腺瘤105例对比,就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腮腺Warthin瘤男女发病比例为4.8∶1,平均发病年龄为59.5岁。82.6%位于腮腺的后下极。生长有自限性。细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高,CT检查能对Warthin瘤的诊断提供一些重要的特征。结论:腮腺Warthin瘤多发于老年男性,临床检查结合有效的辅助检查即可确诊,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30例口臭患者中19例有明显的口腔局部病变,年龄为22~67岁,女性11例,男性8例,龋齿5例,牙龈炎9例,牙结石3例,牙齿松动Ⅰ°~Ⅲ°2例。患者口臭时间1个月~3年不等,均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及鼻窦炎、咽峡炎、鼻腔肿瘤等。口腔检查可见龋坏、残冠、残根、食物嵌塞、牙龈出血、牙结石、个别牙松动,牙周袋内少量分泌物。咽腔无充血无滤泡,扁桃体无红肿。分别治疗龋齿,进行根管治疗,恢复牙间接触点,拔除残冠、残根和个别松动牙后口臭改善。根据需要给予全口洁、刮治,3%双氧水冲洗,局部上碘酚后,牙龈出血消失,口臭改善。仅有2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口臭和牙龈出血无明显改善。另外11例为全身病理性因素引起,年龄35~68岁,女性7例,男性4例。患者自诉近几年来无龋齿及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