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患者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我院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其中主要症状为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的患者45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canglion block,SGB)治疗,SGB法1次/d,左右交替进行,每10次为1疗程,休息5d,行第2疗程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雌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浓度的变化及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血中E2均显著升高(P<0.01),FSH明显下降(P<0.05),围绝经期各种症状均有改善,其中以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改善明显,其总有效率分别达93%、9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效果确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殿臣  蔡海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09-1610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对7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并且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10 d后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13.2%,治愈66例,好转10例,元皮瓣坏死发生.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疗法在防治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方面效果突出,能够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皮下积液得以尽早治愈.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虽能较完全地切除肿瘤及相应转移的淋巴结.但由于手术创面较大,游离的皮瓣血运减少等不利因素,常于术后早期出现皮下积液.其总发生率为10%~60%。尽管大部分皮下积液患者通过反复抽吸、创面加压包扎等长期治疗能够得到治愈,但同时也延误了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延长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5.
刘殿臣  蔡海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09-1610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对7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并且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10 d后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发生率13.2%,治愈66例,好转10例,元皮瓣坏死发生.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疗法在防治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方面效果突出,能够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皮下积液得以尽早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学性静脉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A、B组。A组(73例)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75例)采用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减低明显高于A组[(4.83±0.45)、(6.15±0.28)分,t=311.26、P〈0.01];总有效率B组明显高于A组(69.33%与50.68%,x2=5.4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SGB术治疗效果优于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性静脉炎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殿臣  蔡海峰  张冰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16-2517
乳腺癌患者术后多为中度疼痛[1],需给予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予以缓解.苏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亲脂性约是芬太尼的2倍,镇痛强度也更强,作用持续时间长,因此多用于术后镇痛[23].本研究总结苏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作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一直都是食管外科努力的方向.我院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开展胃食管瓣膜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不同年龄段开颅手术患儿罗库溴铵肌松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儿36例,根据年龄分为1~3岁组16例,4~6岁组12例,>6岁组8例。给予吸入七氟烷麻醉维持,待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于1.3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稳定40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直接手术时间、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给药完毕至第1个肌颤搐(T1)消失时间]、体内作用时间(T1从0~90%时间)、恢复指数(T2从25%~75%时间)、临床肌松时间(T1从0~25%时间)、高峰时间(T1从0~5%时间)和T1/T4值(TOFr)恢复到70%、90%的时间。结果:三组患儿均未继续追加罗库溴铵,组间肌松定标后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直接手术时间、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肌松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TOFr 70%时间、TOFr 90%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3 MAC的七氟烷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颅手术罗库溴铵肌松恢复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间隔时间为8天;治疗后第4和8周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改善程。结果两组患者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疼痛程度缓解,第4周时VAS评分分别为(2.68±1.33)分(US.SGB组)和(3.31±1.27)分(B.SGB组),第8周时为(1.32±0.85)和(2.09±1.02)分,US.SGB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B.SGB组(4周:t=2.251,P=0.038;8周:t=1.971,P=0.029)。结论于超声引导下和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均有效;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