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Shh通路介导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获得干细胞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hh信号通路对大脑皮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获得神经干细胞潜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和C1q三种因子诱导炎症型RAS,划痕实验制备创伤型RAS,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及纯度。实验分为普通星形胶质细胞组(对照组)、炎症组、划痕组(创伤组)。炎症组培养至干预后 24 h,对照组和划痕组培养至第 5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损伤模型的细胞中Shh蛋白的表达量。之后各组细胞培养 至第7天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将前述3组各自再分为激活组(各组细胞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添加Shh激活剂SAG)和抑制组(各组细胞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添加Shh抑制剂环巴胺)两个亚组,培养14 d后采用qRT-PCR检测各亚组 RAS源性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细胞损伤模型中,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各组细胞中划痕组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炎症组和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组损伤细胞中划痕组Shh蛋白表达量高于炎症组(P<0.05)。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激活组中 2 组损伤细胞的干细胞相关基因 Nestin、Pax-6、Sox-2、Oct-4 和Map-2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由划痕诱导的RAS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Pax-6、Sox-2、Oct-4和Map-2的表达水平高于炎症诱导的 RAS神经干细胞和普通星形胶质细胞(P<0.01);添加 Shh抑制剂后,3组上述基因表达量皆明显降低,但划痕组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 2组(P<0.01)。结论 在体外,Shh信号通路可以介导损伤后大脑皮质RAS获得干细胞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4家三甲医院65~85岁男性髋部脆性骨折住院患者22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65~85岁无脆性骨折男性3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测定。结果试验组股骨大粗隆、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大粗隆:(0. 834±1. 872) g/cm~2vs.(0. 892±0. 931) g/cm~2,P0. 01;股骨颈:(0. 677±2. 014) g/cm~2vs.(0. 728±3. 120) g/cm~2,P0. 01;腰椎:(0. 530±0. 034) g/cm~2vs.(0. 634±1. 592) g/cm~2,P0. 01]。试验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1 (4. 8,9. 1) nmol/L vs. 12. 3 (7. 9,16. 7) nmol/L,P0. 05];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三处骨密度值后发现,睾酮是脆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OR=2. 140,95%CI:1. 387~3. 302,P=0. 001)。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男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睾酮水平检测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分数各向异性:通常用于提供关于推断组织特征和组织生理状态的定量信息,反映扩散的各向异性。分数各向异性值来自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并且与运动结果大致相符,可用于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分数各向异性值是脊髓损伤后敏感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量化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实际上分数各向异性值反映白质的完整性,包括轴突结构损伤和脱髓鞘。分数各向异性值减少反映的是神经变性和轴突损失。损伤恢复越好分数各向异性值则越高。相比之下弥散张量成像比常规MRI检测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更敏感。分数各向异性值与损伤处的神经再生程度相关。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作为一个定性指标可直观地追踪脊髓损伤处的神经纤维束,清晰地观察轴突束的损伤。结合定量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有效显示脊髓损伤处神经纤维的变化,有效显示移植部位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结果能追踪到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处的局部纤维,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图像可直观地表明脊髓损伤,展示脊髓损伤部位的脊髓连接。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作为一种基于MRI相对较新的方法,目前已成为神经影像学领域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目的: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预测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并探讨运动功能与弥散张量成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普通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和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取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除T10椎板;模型组制作T10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普通支架组、3D打印支架组建立T10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后分别植入普通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和3D打印胶原/丝素蛋白支架。术后1,2,3,4,6,8周进行后肢BBB评分与斜板实验,术后8周进行后肢电生理检测,评估运动功能;术后8周进行腰椎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大鼠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动物实验获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研究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27653/58)。结果与结论:①自术后3周起,3D打印支架组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自术后2周起,3D打印支架组的斜板实验角度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②3D打印支架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大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5或P < 0.01);③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造模3组的神经纤维轨迹不规则,均缺乏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但3D打印支架组的断端再生神经纤维束数量多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P < 0.01);3D打印支架组距离脊髓损伤正中心9,7.5,4.5,-3,-6,-7.5,-9 mm处的分数各向异性值均高于模型组、普通支架组 (P < 0.05或P < 0.01);④术后8周,BBB评分、斜坡角度、运动诱发电位振幅、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与从大鼠头到尾的弥散张量成像分数各向异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⑤结果表明,弥散张量成像可被用作有效预测指标来评估实验和临床病例中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修复。 ORCID: 0000-0001-9409-4201(刘晓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时,外力立即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这种原发性损伤触发了体内生化级联以及新 陈代谢和细胞变化在内的继发性神经损害,称为继发性脑损伤。TBI后的神经炎症是持续的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 素。神经炎症涉及损伤后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包括神经胶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引起脑内的炎 症介质的释放,导致周围免疫细胞的募集。了解 TBI炎症病理生理学的最新进展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 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