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昆仑 《现代养生》2014,(14):251-252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3.3%VS80.0%),且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杞菊地黄汤在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2.
骨髓移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很快,它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症和恶性淋巴瘤等.然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可发生感染与移植物抗宿生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这两种主要并发症使骨髓移植治疗的成功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宿主的肠道菌群是影响GVHD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移植期间,对患者进行无菌隔离和难吸收抗菌素灭菌治疗等措施,以消灭肠道中的菌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疾控)系统及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人员的人力资源现状及能力提高需求。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函信调查的方式,由凉山州各县级艾滋病科负责人填写;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抽样访谈,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共发放自填式调查表18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8份。访谈艾滋病科负责人12人,普通艾滋病工作人员8人。凉山州现有疾控系统及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站)从事艾滋病防治人员241人,平均每个县13人,人员缺口为150人,能够满足现有人员防治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和资质严重不足,人员普遍感到工作负荷重,待遇偏低,工作热情一般,专职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业队伍尚未建立,一人多岗现象普遍。近一年内接受培训率较高,培训周期为1周一次为主,培训需求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检测;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是:到上级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结论在对凉山州增加防治经费投入的同时,给予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和相关领域的培训支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艾滋病防治队伍,满足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某直属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流动人员的特点,为探讨高层次疾病防控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单位2006-2013年流动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部分流出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2006-2013年间,人员流入数量为81,大于人员流出数量46人,人员流入数量近年来呈增加趋势。在构成上,流入人员以硕士以上学历为主,副高以下职称为主,年龄以35岁以下为主,流入渠道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流出人员以博士为主,副高职称,年龄在36~40岁为主,流出数量在2013年出现高峰,流出去向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和企业、科研机构;流入流出人员的工龄均以10年以下为主,但流入人员人力综合素质评分低于流出人员。访谈结果显示流出去向为企业和国际组织的年收入高。结论该单位流入人员专业技术资历相对低于流出人员,存在骨干人才流失现象,亟需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稳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既体现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文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自"十一五"期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上海、北京、苏州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本文通过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理论阐述,探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内艾滋病咨询热线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年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条艾滋病性病咨询热线,13年间从未间断地为公众提供有关艾滋病性病的信息咨询和心理社会援助。1995年又以此条热线为龙头,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通了22条咨询热线,目前已经发展为103条,热线电话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没有形成工作网络,经费缺乏、设备简陋、人员流动性较大。应成立有强大的艾滋病知识库和信息支持系统的管理中心,更广泛地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髌骨关节面严重粉碎性的髌骨骨折通过使用聚髌器加克氏针固定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聚髌器加克氏针固定治疗髌骨髌股关节面严重粉碎性骨折17列,通过1~2年随访,使用膝关节Bristol评分[1]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2年,术后均解剖复位、关节面恢复平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滑脱及骨折块移位,无骨吸收,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电离反应,膝关节Bristol评分优良率94.1%。结论使用聚髌器加克氏针固定治疗髌骨髌股关节面严重粉碎性骨折固定疗效满意、术后功能恢复好,为髌骨关节面严重粉碎性的髌骨骨折保全髌骨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行为者(MSM)已成为我国HIV感染率上升最快的人群.安全套作为阻断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MSM不同亚人群(使用互联网和出入场所)中的使用情况尚不清楚.互联网已经成为MSM沟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国MSM寻找性伴的重要场所之一[1].MSM目标人群隐蔽、难以招募的特点使得单纯通过活动现场招募存在偏性,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MSM的相关行为调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2381人次艾滋病热线电话咨询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性病(AIDS/STD)咨询热线的咨询效果,促进咨询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2005年AIDS/STD咨询热线的人工电话记录。结果2 381人次求询者中,89.7%为男性,83.0%年龄在20~39岁之间,70.2%居住在外省市,72.4%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求询者的最79.4%的信息来源于网络,自述曾发生过高危行为的1 437人次中40.7%为嫖娼。求询内容以检测、传播途径、心理诉求和症状体征为主,心理问题以恐惧、焦虑和强迫为多见。结论应针对求询者相对稳定的特点开展咨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国省级艾滋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艾滋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普查的方式进行通信调查,并辅助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发放整体情况和个案两类调查表32份和540份,回收32份和492份。结果显示,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艾滋病预防控制人员540人(平均每省17人),理想防治人员数与现有人员数间缺口1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和防治工作经验的人员相对缺乏,人员普遍感到工作负荷重,待遇偏低。结论 在增加防治经费投人的同时,相应增加防治工作队伍的人员编制和提高人员待遇,建立和完善人员准人制度,充分利用临时聘用人员完成项目工作或部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