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踝关节力学中心体表标志点,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下肢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膝骨关节炎(OA)终末期患者实施初次TKA治疗,股骨侧采用髓内定位,胫骨侧采用髓外定位,实验组(34例)踝关节力学中心位于踝间线足背动脉处,对照组(30例)定位则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后测量患者胫骨假体胫骨角及后倾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年。胫骨假体胫骨角平均度数:实验组为(2.1±0.2)°,对照组为(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假体后倾角:实验组为(3.1±0.2)°,对照组为(3.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胫骨假体力线优于对照组。结论踝间线足背动脉定位可靠,其标示简单易行,能提高胫骨假体力线的精确度,不失为TKA术中踝关节力学中心定位的理想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08月至2012年08月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手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49例;年龄66~91岁,平均71.6岁。根据AO/ASIF分型,A1型12例,A2型36例,A3型20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80分钟,平均45分钟,术中出血50~210ml,平均115ml。6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按Harri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平均93分。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安全可靠及便于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值得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的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开始康复训练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灌洗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0A)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2例OA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关节腔冲洗清理术52例。应用VAS视觉模拟标尺法、日本骨科协会(JO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和2年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和2年,VAs明显下降,JOA评分明显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改善率明显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灌洗清理术治疗0A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因机器绞伤致左拇指离断1 h余入院.检查:左拇指从掌指关节处完全离断,苍白、干瘪,拇长屈肌腱从前臂抽出,挫伤污染极重.诊断:左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失去再植条件. 1 手术方法 设计应用右足背皮瓣5 cm ×6 cm,以及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按设计掀起足背皮瓣,探查见第1跖背动脉细小、变异,行血管移植与跖底动脉吻合失败,遂改用只携带大、小隐静脉的足背皮瓣及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与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其中 22例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PFN组),21例采用动力髁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DCS组).术后随访12~2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CS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颈干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FN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5.93)分,明显高于DCS组(84.09±9.38)分(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动力髁螺钉,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前后均行CT、MRI及X线片检查.行前路手术54例,后路手术10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4例.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脱位纠正、椎体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 36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除5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任何恢复,其余患者ASIA分级均有1~2级提高.所有患者脱位均复位、椎体高度恢复.椎间植骨均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12周.术后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可,螺钉无松动、脱落,无植骨块松动、脱出. 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根据骨折脱位类型与脊髓受压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前路手术较单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具备更宽的适应证,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能有效行神经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锻炼,应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以来,我们共收治上肢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42例,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和(或)胸脐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20~66岁,平均41岁.其中高压电烧伤6例,热压伤8例,碾压伤12例,机器绞伤16例;单纯前臂皮肤缺损31例,单纯上臂皮肤缺损6例,同时有上臂和前臂皮肤缺损5例.胸脐皮瓣修复31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9例,胸脐皮瓣和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修复2例.  相似文献   
9.
蒲春明  刘张冰 《贵州医药》2010,34(4):322-324
近年来研究表明,几乎80%的人一生中患有腰背痛或/和坐骨神经。腰背痛不仅使患者丧失劳动力,而且大大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以往治疗腰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满意。CT导下经皮穿刺神经根管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是一项经国外引入的微创治疗方法,能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小病人的医疗负担。本研究探讨经皮注射类固醇、局部麻醉药及臭氧与单纯类固醇加局部麻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