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63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程序。结果: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程序后,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认真落实护理程序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是减少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意外和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关键。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程序可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迅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而且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1995年 10月~1999年 10月 ,我们对 87例膀胱癌病人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药物髂内动脉灌注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膀胱癌病人 87例 ,男 72例 ,女 15例 ;年龄 31~ 78岁 ,平均 6 3 .4岁。均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 ,其中移行细胞癌 74例 ,腺癌 8例 ,混合癌 5例。根据TNM分期[1] ,TIS期12例 ,Ta期 8例 ,T1期 2 7例 ,T2 期 18例 ,T3 期 17例 ,T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象环境因素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及适宜的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宁波市2014-2018年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气象环境数据,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形成当天气象因子数据集及滞后因子数据集,并在建模前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运用主成分回归(PCR)、广义相加模型(GAM)及随机森林模型(RF)分别针对以上两个数据集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中,回代检验PCR当天、RF当天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预测检验GAM当天预测准确率最高,为73.30%。循环系统疾病中,回代检验预测准确率均超过75.00%,预测检验PCR滞后预测准确率最高,为84.04%。结论 GAM当天和PCR滞后分别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其中平均温度、NO2质量浓度及SO2质量浓度是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RCT与PET/CT相结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8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PET/CT显像和HRCT检查;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比较单纯HRCT、PET/CT和联合诊断对SPN的判断结果.结果 88例SPN中,44例良性,44例恶性.HRCT和PET/CT对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HRCT和PET/CT(P均<0.05).结论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SPN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单独诊断为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KLAS)的CT特点。方法 选取收治并确诊为IKLAS患者的CT资料。结果 肝脓肿15例,共19个病灶,其中5个实性(26.3%),12个囊实性(63.2%),2个囊性(10.5%),89.5%(17/19)为不典型肝脓肿。肺部受累15例,1)结节影13例,共178个结节,其中137个位于外周,41个结节见滋养血管征,29个结节内见空洞,10个结节内见肺气囊,28个结节周围见晕征,7个结节内见反晕征; 2)外周楔形影5例,共15个,均见滋养血管征,1个内部见空洞,2个内部见反晕征; 3)片状浸润影6例,共67个,其中45个位于外周,5个内部见空洞,3个内部见肺气囊; 4)动态观察,短期内多数患者病灶增大、增多,出现胸腔积液,以后逐渐缩小、消失。眼内炎4例,共6只眼,其中3只眼超声检查显示异常,1只眼CT检查显示异常。结论 IKLA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临床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抽气或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势。方法对2008年6月以来的11例自发性气胸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胸腔穿刺,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然后通过硬膜外麻醉导管接头接注射器抽气或接输液器引流。结果 9例患者只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间断抽气治疗痊愈,2例患者采用抽气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随后又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接一次性输液器再接简易水封瓶闭式引流治疗痊愈。结论运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抽气或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灵活,取材价廉易得,大大方便了患者,特别适合基层医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怀疑脑部缺血或颈动脉病变病人行MSCTA检查和颅脑扫描,其中脑梗死病人53例(脑梗死组),无脑梗死病人17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硬化斑块性质及颅底Willis环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4.93,P<0.01),且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χ2=6.22,P<0.05);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32,P<0.01);脑梗死组Willis前环不完整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8.15,P<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及Willis环的完整度密切相关,中重度狭窄、不稳定斑块、Willis前环不完整是颈动脉硬化病人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院前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1月—2010年7月院前猝死32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1例病人中254例有明确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多发,夜间多发。院前急救仅5例复苏成功。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伴主干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6月,对收治的8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修复,创面缺损面积:6 cm×10 cm~8 cm×15 cm,其中一期重建肢体远端血运5例,二期重建主干血管3例;并分析该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特点。结果 8例皮瓣修复术后肢体远端血供恢复良好,7例皮瓣为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皮瓣及患肢功能均良好,供区仅残留瘢痕,对生活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修复创面的同时,可以重建肢体远端血运,且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扫描参数.方法 将80例接受下肢动脉CT造影患者随机均分成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准直宽度、螺距和旋转时间(A组:16.00 mm×0.75 mm,0.938,0.5 s/周;B组:16.00 mm×1.50 mm,0.938,0.75 s/周;C组:16.00 mm ×0.75 mm,1.250,0.5s/周;D组:16.00 mm×1.50 mm,0.938,0.5s/周)进行扫描,对每例患者主—髂部、股—腘部和膝下部三段动脉的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记录每例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对四组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和DL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四组图像质量在主—髂部和股—腘部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膝下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图像质量比较,B、C组明显优于A、D组(P均<0.05),B、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四组辐射剂量比较,C组明显低于A、B、D组(P均<0.05).结论 16层螺旋CCT下肢动脉造影采用准直宽度16.00 mm ×0.75 mm、螺距1.25、旋转时间0.5s/周的扫描参数匹配图像质量较好,且可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