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比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AD在CT中常见表现为大家熟知,但特殊伴随征象却很少有文献涉及,作者予以报道,以期获得临床更多的重视。1对象和方法1997-03~2006-10我科共诊治AD患者12(男9,女3)例,40~81(58±16)岁。主要临床表现:突发剧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提示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被认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证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有CRP的升高[1],但阿托伐他汀对其水平影响的报道目前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发作时间在48h内的102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52例和毛花苷C治疗组5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脉注射后,以0.5~1.0mg/min滴速静脉滴注,根据心室率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苷C组:给予毛花苷C0.4~0.8mg分次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12h复律情况及心室率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复律有效率分别为78.8%和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转复者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38±15)次/min降至(73±12)次/min(P〈0.01),毛花苷C组由(136±14)次/min降至(92±12)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PAF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例,不加用质子泵抑制药。3组均常规给予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血小板反应指数,并随访12个月,比较3组再发心血管事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3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雷贝拉唑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表明,雷贝拉唑组再发心血管事件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则3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56%,8.93%,37.1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加用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较雷贝拉唑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PCI治疗的39例ACS合并CKD 2~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KD临床分期标准分为对照组(CKD 2~3期)和观察组(CKD 4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活化凝血时间(ACT),术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30 d出血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给药后10 min ACT值[(438.38±76.79)和(413.61±66.49)s]、术后即刻ACT值[(457.38±73.13)和(425.28±60.96)s]及停药后2 h ACT值[(184.21±48.15)和(171.39±38.86)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4 h APTT[(37.67±5.51)和(39.50±9.04)s]、TT[(37.52±8.21)和(38.44±7.04)s]及PT[(14.76±3.13)和(15.00±3.01)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4.29%(3/21)和11.11%(2/18)]及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4.76%(1/21)和5.56%(1/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未发生BRAC 3~5型出血事件。对照组和观察组MACCE发生率[9.52%(2/21)和11.11%(2/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ACS合并CKD4期患者PCI术中抗凝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3例、血糖轻度增高组51例和高血糖组54例,分别测定入院时的NT-proBNP和cTnI值,并统计住院期间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死亡例数。结果高血糖组NT-proBNP及cTnI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LVEF值3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NT-proBNP值与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及病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2、0.287、0.473,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预后不良,而NT-proBNP值能较好地评价心功能、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 mg.d-1,po,q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d-1,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1,po,q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8,12周后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患者血LDL-C达标率、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在治疗8,12周后的TC、LDL-C及LDL-C达标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在治疗8,12周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下降(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减量或停药患者.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较单纯瑞舒伐他汀治疗更能改善血脂水平及提高LDL-C达标率,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1-02~2003-04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1]确定入选患者,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痛风、药物所致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排除近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重大手术史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至少2周内未服用血脂调节药.符合以上标准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2.18岁.其中TG>1.70 mmol/L者78例,HDL-C男≤1.04 mmol/L,女≤1.16 mmol/L者39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5例,稳定性心绞痛82例,合并高血压42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18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 患者1,女,42岁,2006年12月晨练时突发胸闷、呕吐、晕厥,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室,随即发生心脏骤停、室颤,立即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360J电除颤3次),12min后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