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粗大、行走最长的周围神经,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组成。经常因锐器伤、火器伤、骨盆骨折、髋关节病变、臀部肌肉注射等原因引起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文对42例病因明确的坐骨神经损伤病人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26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发现226例血管流速异常(占86.9%)。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53.1%),部分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28.3%);少数患者单纯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8.6%)。结论: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临床研究椎—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及早期预防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非外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探讨TCD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0例VBI患者颈内及椎基动脉系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总异常率72%,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结论利用TCD观察颅内血流变化对VBI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维吾尔族多发性脑梗塞(MI)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动态监测,每3个月监测1次,共24个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发病率为25.0%(39/156),其中23例发生于随访的9个月后,占58.9%;随访中出现痴呆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降低,而搏动指数(PI)增加。与单纯 MI组相比,两组 Vm从9个月开始即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较 MID的发生高峰提前约3个月。结论用TCD动态监测维吾尔族MI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兔室壁瘤模型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新西兰白兔80只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20只。根据不同开胸方式和结扎不同冠脉建立兔室壁瘤动物模型。胸骨开胸左前降支组采用剪开正中胸骨开胸,结扎兔左前降支动脉中段;胸骨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采用剪开正中胸骨开胸,结扎兔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动脉中段;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组采用左侧胸腔第3~4肋间隙开胸,结扎兔左前降支动脉中段;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采用左侧胸腔第3~4肋间隙开胸,结扎兔左前降支及左旋支动脉中段。饲养4w后,应用实时i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模型评价,比较不同开胸方式和结扎不同冠脉建立兔室壁瘤模型的成功率、存活率及室壁瘤形成特点。结果(1)胸骨开胸左前降支组、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组动物存活率(90%、95%)明显高于胸骨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与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65%、70%)(P〈0.05)。(2)胸骨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室壁瘤形成率(84%、86%)明显高于胸骨开胸左前降支组与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组(50%、53%)(P〈0.05)。(3)胸骨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瘤容积(LVAV)较胸骨开胸左前降支组与肋间隙开胸左前降支组明显增加(P〈0.05),LVEF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扎不同冠状动脉对建立室壁瘤模型动物存活率和造模成功率有直接的影响,结扎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建立室壁瘤模型的模型成功率较高,可形成容积较为固定的室壁瘤。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频发期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 A E P)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意义。方法:对31 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 B A E P检查。结果:测定组异常 17 例(54.8% ),在异常的17 例中单纯ⅢⅤ/ⅠⅢ> 1 为13例;ⅢⅤ/ⅠⅢ> 1 伴Ⅰ波延长 2 例;ⅢⅤ/ⅠⅢ> 1 伴Ⅴ/Ⅰ< 0.5 1 例,Ⅴ/Ⅰ< 0.5 1 例,可以看出除2 例Ⅰ波延长外,主要表现以ⅢⅤ/ⅠⅢ> 1(或伴Ⅴ/Ⅰ< 0.5)为主的异常,而各主波峰潜伏期( P L)、峰间潜伏期( I P L)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偏头痛频发期 B A E P异常表明偏头痛过程脑干听觉通路(脑桥上段到中脑下丘段)及临近结构有神经细胞功能的轻度紊乱或脑血流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诊断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奈派齐组和常规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盐酸多奈派齐组疗效好(总有效率80%)且MoCA、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P〈0.05)。结论盐酸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同时利用MoCA评分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对患者认知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8.
血压水平对脑血管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脑血管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25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分为轻度高血压组(n=30)、中度高血压组(n=61)和重度高血压组(n=129).选择同期检测的无高血糖、高血脂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血压正常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特征.采用颈部B超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 (1)各高血压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2)各高血压组脑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血压组之间比较,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脑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增大(P<0.05).(3)各高血压组颈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血压组之间比较,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颈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增大.结论 血压水平对脑部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均有影响,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渐进加重的趋势.从脑血管和颈部血管的血液动力学角度看,理想的血压水平应不超过140/90 mmHg.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颈动脉超声可对高血压痛患者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sonography,TCD)联合应用在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前分别行CDFI、TCD检查,其中37例经脑血管造影确定为颈内动脉(ICA)单、双侧狭窄或闭塞,48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DSA为标准,计算CDFI、TCD及二者联合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用CDFI诊断符合率为93.1%(190/204)、单用TCD为96.2%(1275/1326),二者联合检测CDFI诊断符合率为96.6%(197/204)、TCD为98.4%(1305/1326)。结论CDFI和TCD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兔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室壁瘤形成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20只,采用结扎左前降支中段及左旋支中段制作室壁瘤模型。普通饮食饲养4周后,将仍存活且有室壁瘤形成的实验动物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观察时间点分为术前、术后1天、2天、3天、1周、2周、3周、4周,并于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室壁瘤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心室前壁厚度。结果 术后2天兔室壁瘤开始形成,术后3周基本形成,室壁瘤形成只数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随时间呈增加趋势。与术前、术后1天比较,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室壁瘤容积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呈增加趋势(P<0.05),左心室前壁厚度、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周后趋于稳定。室壁瘤容积、室壁瘤容积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与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8、-0.911,P均<0.001)。结论 室壁瘤容积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可作为评价兔心功能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