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胆囊切除技术的一个飞跃和发展,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高危病人能耐受等特点,使之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自1991年3月在国内最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共实施1594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98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胆囊管汇入部途径球囊扩张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36例)和微切开组(44例),球囊扩张组所有患者均球囊扩张胆囊管汇入部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微切开组胆囊管切开后加胆总管微切开后使用胆道镜经切开处胆总管取石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球囊扩张组住院时间显短于微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球囊扩张胆总管取石具有患者住院时间短、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而轻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结石的系统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免除患者手术治疗的痛苦,方法: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P),经鼻胆管注药溶石术(ENBDL)和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为115例各种类型的肝外胆管结石施行非开腹的微创治疗。结果:在对115例肝外胆管结石施行系统内镜治疗中,112例获得成功,其中98例1次EST即清除结石,10例在EST的基础上附加ENBDL后结石缩小,松动,自行排出或器械取净结石,4例经以上方法治疗仍无效,辅以ESWL后清除结石 。合并胆囊结石93例均采用LC方法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美元住院时间约为13d,结论:系统内镜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清除结石能力,为以往被列为EST禁忌症的肝外胆管较大较多结石的患者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同时该法的可重复操作性在处理肝外胆管复发结石和残留结石方面,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60例SAP,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15),生长激素和乌司他丁联合应用治疗组(n-30)以及对照组(n-15),观察各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的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乌司他丁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组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抑制SAP病人的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促进白蛋白合成。结论:乌司他丁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是治疗SAP的有效新途径,并对改善损伤器官功能及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腔镜一体化手术室应用于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本院临床实习、规培、进修的学员80名(男37名、女43名,年龄18~26岁、平均22±1.3岁)。随机分一体化组和传统组各40名。均在4周内完成急性阑尾炎、腹外疝、胆囊结石等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学习,采用闭卷及开卷方式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30分)、入院记录(40分)、临床解剖知识(30分)共100分。结果 一体化组总平均分、临床解剖知识平均分均高于传统组(90.2±1.5 VS 85.4±2.1、25.5±0.9 VS 19.2±1.1,P<0.05),基础理论和入院记录得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1.3 VS 21.3±1.6、78.4±2.5 VS 80.1±3.2,P>0.05)。结论 腔镜一体化手术室应用于普通外科临床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临床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LC术后10例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迷走胆管漏6例,均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胆囊床迷走胆管上WECK夹,并缝扎,经通畅引流治愈。2例胆总管侧壁漏行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治愈。2例胆囊管撕裂致残端漏经腹腔镜探查腹腔引流,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愈。结论:LC术后迟发性胆漏有特定的发生原因,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或行腹腔镜探查结合ERCP+ENBD是治疗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现就我科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MRCP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 c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tography,MRC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胰胆管成像技术,其临床价值已得到认可[1],其是一项非损伤性技术,不需要造影剂,却能高清晰地显示胆道结构[2]。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胆囊切除技术的一个飞跃和发展,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高危患者能耐受等特点,使之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胆管损伤即为其中之一。为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方法,我院自1991年3月开展LC以来,共施术1594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c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在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B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测定Oddi括约肌基础压,排除胆管残留或再生结石、胆管狭窄及胆道肿瘤等病变,对最后诊断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发急性胆道感染者给予ENBD治疗。结果:20例患者术后症状基本消失,2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2次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得到缓解,2例术后症状无缓解,手术有效率达92.3%(24/26),治疗后恢复快,并发症极少。结论:E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高,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约76.9%可治愈。缩短了住院时间,病人痛苦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