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甲状腺机能亢进对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胆红素峰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出现高黄疸型较为多见。为了解单纯戊型病毒性肝炎与其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时,两者血清胆红素峰值是否有区别,特对两者各14例病例进行了对照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于1997年1月~2 0 0 0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戊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组) 14例(男9例,女5例) ,年龄为15~5 2岁(平均4 0 .5岁) ;单纯戊型病毒性肝炎(对照组) 14例(均为男性) ,年龄为2 7~76岁(平均4 5 .9岁)。所有病例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确诊戊型病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纳入277例ACHBLF患者,包括建模组和验证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资料及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在建模组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HB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验证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低于建模组,年龄、男性比例、纤维蛋白原、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白细胞(WBC)高于建模组(P<0.05)。TBIL、WBC升高,LYMP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是ACHB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新模型TPWL=1.059×TBIL-1.272×PTA+1.090×WBC-0.602×LYMPH,根据建模组ROC曲线确定TPWL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17.52,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符合率分别为91.75%和81.93%...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D)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状况以及肝纤维化进程在临床倍受重视。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转化和分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肝纤维化递质,在肝硬化的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和降解主要由TGF-β1调控。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轻度CHB体内HBV DNA不同复制状况时,肝组织中TGF-β1表达所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结合既往的动物实验以及作者对肝组织原位瘦素的研究, 推测肝脏原位瘦素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肝纤维化进程启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并对瘦素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敏  卢诚震  王怡  翟璐  郭洁  周莉  韩旭  刘勇钢 《肝脏》2010,15(3):167-170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特点。方法 323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每组以4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均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高龄组与低龄组的肝脏病理损伤与血清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 HBeAg阳性高龄组与HBeAg阴性高龄组比较具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P〈0.05)及更高的HBV DNA载量(P〈0.01),HBeAg阳性低龄组与HBeAg阴性低龄组比较HBV DNA载量较高(P〈0.01),但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血清HBV DNA水平在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低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表达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血清HBeAg表达与否和HBV DNA水平高低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04/2017-04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的285例HCC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丙型肝炎22例)、30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炎14例,酒精性肝炎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例)、25例胃、结直肠癌患者、4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血清PIVKA-Ⅱ和AFP测定.采用ROC曲线比较PIVKA-Ⅱ、AFP单独诊断HCC的效能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PIVKA-Ⅱ与肿瘤直径、BCLC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血清PIVKA-Ⅱ和AFP在HCC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病例组(均P0.01).PIVKA-Ⅱ诊断HCC的敏感性高于AFP(84.2%vs 70.9%,P0.001);PIVKA-Ⅱ诊断HCC的特异性高于AFP(81.4%vs 65.6%,P0.001).PIVKA-Ⅱ和AFP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PIVKA-Ⅱ单项检测(89.5%vs 8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AFP诊断HCC的ROC-AUC分别为0.865、0.768,PIVKA-Ⅱ诊断HCC的ROCAUC大于AFP(0.865 vs 0.768,P0.001).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与性别、肿瘤数目、有无微血管侵袭相关,与年龄、病毒感染、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无关.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随着BCLC分期的升高而升高(H=48.70,P0.001).结论血清PIVKA-Ⅱ对HCC的综合诊断效能略优于AFP,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与性别、肿瘤数目、伴有微血管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139例血清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研究病毒基因型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139例HBV携带者中感染B基因型42例(30.2),C基因型97例(69.8)。B基因型感染者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5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34例,中度3例;而C基因型组中肝组织病理正常者仅2例,符合慢性肝炎轻度47例、中度39例、重度5例,肝硬化2例;两组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对于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C基因型者较B基因型者肝组织损伤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