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病机制中炎症机制起重要作用,且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其中核因子-κB(NF-κB)、血清白三烯(LT)B4、白介素(IL)-8可能作用谱更广、作用强度更大[1].我们观察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痰巨噬细胞中NF-κB和血清中LTB4、IL-8表达的变化,旨在了解在老年COPD发病中的炎性网络调节体系中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恶病质病人CT增强扫描的方法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资料和方法 1.1观察对象 1999年3月~2003年3月中恶病质病人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30~80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水红花子不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的抑帝】作用,筛选其有效作用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制备水红花子不同提取物,MTT法观察水红花子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的抑制作用;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水红花子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均有-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水红花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阻滞Bel-7402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水红花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抗肝癌作用的有效部位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特点、吸收机制、组成、影响因素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可显著地提高难溶性或亲脂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燕敏  冯耀荣  陈锋 《中国药师》2013,16(5):764-767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与制剂装备的不断发展,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口服缓释固体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新辅料的开发、生产,微丸在缓控释领域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被公认为是理想的缓释剂型之一,是目前口服缓释控释固体制剂发展的新方向[1].缓控释微丸,是由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成的小丸或者先制成普通丸芯而后再包缓控释膜而成的小型丸剂,直径在0.5~1.5mm,可以装入胶囊或压成片剂等其他固体制剂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及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中的变化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2例COPD患者(均为急性加重后经治疗转为稳定期)及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然后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者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或0.01);与稳定期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显著较高(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与血浆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NF-κB、sI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呈较高水平表达,两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阻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NF-κB可能是通过上调sICAM-1的表达而介导更频繁的白细胞黏附活动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特点、吸收机制、组成、影响因素及其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可显著地提高难溶性或亲脂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TMPH)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盐酸川芎嗪鼻腔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脑内纹状体透析液,HPLC测定其浓度,并经回收率校正后,以WinNonlin4.0.1药动学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PH鼻腔给药5 min后脑纹状体中的药物浓度为(1.43±0.29)mg·L-1,而静脉注射后在相同时间点入脑不显著。鼻腔给药的ρmax低于静脉注射,分别为(3.43±0.46)和(4.67±0.76)mg·L-1,但二者的tmax,AUC0-t,AUC0-∞MRT,CLs、近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MPH鼻腔给药后可迅速吸收入脑,且吸收量与静脉注射近似,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