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胸腺因子对严重胸外伤治病条件下的变化,认为严重胸外伤早期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胸腺因子具有降低血清中IL-6、TNF-α含量水平、预防ARDS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3年7月-2005年1月,我们收治乳房疾病175例,其中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房结核,术前误诊乳腺癌4例,乳房纤维瘤2例。切除术后一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5例。现就诊断和治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0.4%-2.6%。预防食管癌术后乳麋胸是否要常规性结扎还是选择性结扎胸导管尚有争议叫。1995—01-2005—04对867例食管癌术中采取选择性结扎胸导管。术后均未发生乳糜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37岁。因受凉咳嗽发热2d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3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1.2g静脉滴注,第2天在输注林可霉素20min时感到胸闷气喘,遂停止输注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注,症状没有好转且胸闷气急加重,2h后送人我院。查体:体温37.3℃,脉搏9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5/90mmHg(1mmHg=0.133kPa),患者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呼气性呼吸困难伴胸闷,上肢麻木,手足抽搐状,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双肺满布哮鸣音。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13岁。持续性右下腹痛伴发热2 d,当地乡卫生院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30 cm×23 cm混合性包块。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行急诊手术,术中创面出血不止,输注新鲜血200 ml后,中止手术,急转我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12次/min,血压80/45 mmHg,重度贫血貌,心肺(-),腹平坦,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明显,右下腹切口处出血不止。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2×109/L、中性0.89、血红蛋白54 g/L,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腹部CT示:右下腹占位并盆腔积液。仔细询问病史,自幼有外伤后皮肤大片…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2001年12月—2007年1月采用中华跌打丸外敷治疗四肢关节软组织伤157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病人157例,男156例,女1例,年龄16~37岁,平均25.5岁。左脚踝部扭伤31例,右脚踝部扭伤117例,左腕部扭伤4例,右腕部扭伤5例。对照组81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22岁,战士。4 d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部疼痛,自服速效伤风胶囊2粒,3次/d,症状无明显好转。查体:体温37.4℃,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示:WBC 9.2×109/L,N 0.82,L 0.16。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 l+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1·8 g静滴,输液完毕后5 m in,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全身体温36.2℃,心率112次/m in,呼吸20次/m in,血压80/50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具体不详),此次可排除其他药物、饮食、风寒等因素,考虑为林…  相似文献   
8.
阿莫西林致口唇糜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29岁。因咽喉部肿痛1d,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用药2次后,自感口唇干燥,当时未在意,第2天,出巍口唇肿胀、瘙痒、糜烂,即来我院。查体:体温37.3℃,呼吸18次/min,心率66次/min,急性病容,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红肿,糜烂,有白色黏液性分泌物渗出,似“烫伤样”外观。心肺腹无异常。患者既往体健,有药物过敏史(具体不详),排除其他因素外,考虑为阿莫西林过敏。即停用阿莫西林,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2次/d,氯苯那敏片8mg、维生素C片200mg,盐酸泼尼松龙片10mg,口服3次/d。治疗2d后糜烂表皮坏死脱落,4d后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患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条件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A组)严重胸外伤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与57例(B组)不加用者入院第2、4、7天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为C组。并对两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升高(P<0.01);A组入院第4天较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降低(P<0.05),第7天较第4天下降更显著(P<0.05);B组入院第4天较第2天明显升高(P<0.05),第7天较第4天显著降低(P<0.05),但与第2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ARDS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第4天达最高峰。结论胸腺因子可能具有降低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ARDS、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普胸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SUH)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具有高危因素的普胸手术病人 12 1例 ,分为两组。预防组61例 ,术前 3d和术后 7d ,应用西米替丁 (甲氰咪胍 ) 2 0 0mg加入 0 9%盐水 10ml中静推 ,2次 /d。对照组 60例 ,不用甲氰咪胍作预防。结果 预防组发生SUH 2例 (占 3 2 8%) ,对照组发生 9例 (占 15 0 0 %)。两组SUH发生率相比 ,预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4 2 0 ,P <0 0 5 )。预防组SUH发生时间为 (5 77± 0 3 3 )d ,对照组发生时间为 (2 18± 1 79)d。SUH发生时间 ,预防组明显晚于对照组 (χ2 =1 79,P <0 0 5 )。结论 术前术后静脉应用甲氰咪胍能有效预防普胸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