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7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 17例pPNET男女比例相当,男8例,女9例,年龄4~74岁,中位年龄18岁;临床表现局部疼痛,位于浅表者触及包块,局部功能活动受限,少数肢体感觉障碍.发病部位分别位于鼻咽部1例、纵隔2例、肩胛区3例、腹部1例、肾脏1例、耻骨2例、髂骨1例、椎管内及股骨各3例.软组织pPNET的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伴坏死、囊变,无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骨pPNET的MRI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发生于椎管内的pPNET的MRI表现为与脊髓分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肿块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改变,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改变,脂肪抑制呈高信号.结论 外周型PNET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其临床发病具有一定特点,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可提出诊断.CT和MRI检查在鉴别诊断、制定手术计划、评判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米弘瑛  刘凯  冉雄  何山 《重庆医学》2013,42(13):1471-1472,147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遗症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268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总结出窒息新生儿后遗症出现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窒息新生儿出现后遗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23例窒息新生儿出现后遗症,后遗症发生率为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窒息新生儿出生时意识改变、出生时惊厥、窒息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1周后症状未消失是窒息后遗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窒息新生儿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不仅窒息新生儿出生时意识改变、惊厥或者严重程度与否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同时,窒息新生儿抢救正确及时与否也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冉雄  王航雁  徐庆玲 《重庆医学》2005,34(5):674-675
目的研究大小剂量和/或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6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在4个治疗组:A大剂量肉毒毒素B大剂量肉毒毒素 功能训练C小剂量肉毒毒素 功能训练D运动疗法中肌张力、下肢运动月龄随治疗时间15d、3、6、12个月的变化.结果肌张力:A、B、C 3组在15d、1、3、6个月明显下降,在12个月都回升,A组最明显;下肢运动月龄:在12个月,C组最高,B组次之,D组再次,A组最低.结论肉毒毒素仅能在一段时间内改善肌张力,必须结合功能训练才能最终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其中30例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接受3D肝脏分析软件(3D组,n=30)、30例接受2D后处理软件(2D组,n=30)评估,比较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改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年死亡率及1年复发率的差异,分析3D肝脏分析软件的价值。结果 3D组1例及2D组8例术中改变原计划手术方式,切除肝段数量增加或转为肝叶切除;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改变率均明显少于2D组(P均<0.05)。结论 3D肝脏分析软件用于复杂型肝癌切除术前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介入放射学教学效果,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目标,课前按组分配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制作经教师审核且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PPT或教学视频或教学道具。课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根据主题进行教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学生先解答,然后教师纠正、补充、评价学生教学情况。课程结束前行随堂测试,了解知识掌握情况。最后教师梳理、归纳、总结、补充重点教学内容。学生课后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细化知识,构建知识构架。结果:思维导图辅助的翻转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的知识框架,降低了重点、难点知识记忆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思维导图辅助翻转教学是一种较好的介入放射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掌握和运用介入放射学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为滑膜肉瘤患者的各种影像资料。结果:11例滑膜肉瘤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足部(包括踝关节)4例,髋关节2例,胸椎2例,前肋骨、肱骨下段及臀部各1例。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近边缘出现斑点及斑片样钙化并伴有邻近骨质囊状破坏。CT表现为稍低于周围正常肌肉密度的不均匀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T1WI上,4例为等低信号,1例为稍高信号;T2WI上均呈中/高混杂信号,并见更高信号囊变区,T2WI压脂为不均匀高信号,部分呈多发结节样团块,并见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具有侵袭性,位于臀部的病灶则向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侵犯。发生于胸椎附件区病灶邻近椎板及棘突骨质破坏,并沿椎间孔向椎管内突入。结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肿瘤的诊断也有帮助;但对于发生于罕见部位的滑膜肉瘤而言,仍有赖于病例组织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对比剂注射速率在多层螺旋CT(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行下肢静脉成像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以2.5mL/s、3.5mL/s速度匀速以及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入分别作为甲组、乙组以及丙组(n=23,22,23)。比较三组患者静脉横断面CT值,下肢静脉血管病变支数,成像质量,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结果乙组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与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髂总静脉、股静脉横断面CT值显著高于甲组(P<0.05);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显示血管支数均为乙组<甲组<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65.22%、68.18%、95.65%,三组间仅丙组与甲组、乙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以及丙组患者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13.04%,22.73%,21.71%;P>0.05)。结论MS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比剂采用先3mL/s后2.5mL/s变速注射方式可为保证血管成像质量提供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