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结石经尿道镜下碎石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番禺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354例应用小儿输尿管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54例患者由于输尿管迂曲、粘连狭窄、输尿管开口窄等原因导致常规成人输尿管镜进镜困难,故应用小儿输尿管镜(WoIfF6.0/7.5)进入输尿管扩张并置入输尿管导管,再以常规成人输尿管镜(Wolf8/9.8F)沿导管进入输尿管进行碎石操作。其中,一次碎石成功345例,成功率97.46%,术中未见输尿管穿孔、膀胱穿孔、输尿管粘膜撕脱、术后持续血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未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对于输尿管开口狭窄或较小、输尿管迂曲、输尿管粘连狭窄等进镜困难的患者,应用小儿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先行扩张,置入导管,可明显提高输尿管镜碎石一次性成功率,且安全、高效、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12月84例膀胱癌患者,分析行膀胱根治术+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情况,比较两者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控尿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性。结果 84例病例中70例接受了原位新膀胱术,58例患者采取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48~89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7/58),术后21 d恢复控尿为91.4%,术后至出院时间为23.5 d;12例患者采取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28~80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3%(7/12),术后21 d恢复控尿为66.7%,术后至出院时间为25 d。新膀胱取不同肠道重建与术后并发症、控尿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出院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回肠重建新膀胱较采用结肠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2年12月~2012年12月84例膀胱癌患者,分析行膀胱根治术+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患者的一般资
料和术后情况,比较两者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控尿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性。结果84例病例中70例接受了原位新膀
胱术,58例患者采取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48~89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7/58),术后21 d恢复控尿为91.4%,术后
至出院时间为23.5 d;12例患者采取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28~80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3%(7/12),术后21 d恢复控尿
为66.7%,术后至出院时间为25 d。新膀胱取不同肠道重建与术后并发症、控尿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出院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回肠重建新膀胱较采用结肠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瘤(RO)易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及目前的诊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在大体、组织学、超微结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探讨易误诊的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了解肾嗜酸细胞瘤的诊疗进展。结果本组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随访2-3年,无复发,无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的良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3%。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与肾癌鉴别非常困难,诊断有赖于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大部分肾嗜酸细胞瘤都被当作肾细胞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诊断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特点综合判断。治疗以保肾手术为首选,对于怀疑此肿瘤患者应术中行冰冻检查,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