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2、7、15和30 d的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7、15 d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30 d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效果显著,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防止炎性介质损伤脑组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额部大脑镰切开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B组采用显微镜下额部大脑镰切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随访1~2a,B组良好率显著高于A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施行显微镜下额部大脑镰切开治疗,疗效更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18例,并与同期传统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15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死亡2例,死亡率11.1%,有效率81.3%。对照组15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死亡4例,死亡率26.7%,有效率4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经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治疗重度脑室出血较之传统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疗效肯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及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将45例弥漫性轴索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治疗组(23例)和亚低温治疗组(22例),体温分别控制在36.9+/-0.3℃和34.2+/-0.2℃。动态监测患者亚低温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颅内压的变化并于3月后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比较亚低温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P〈0.05),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弥漫性轴索伤患者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保护脑组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因分析和防治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均经腰穿刺或头颅CT确诊,对患者的每天病情变化情况、动脉瘤大小、出血次数、血压情况、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情况及其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其FisherⅢ级者及FisherⅠ~Ⅱ级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更高(P0.05),其患者入院状态良好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较不佳者更高(P0.05),反复性SAH发作及单次SAH发作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方案治疗的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SAH发生次数、入院时临床状体及蛛网膜下腔积血量为导致血管痉挛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中需依据上述因素综合考量,以此早期的手术干预,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48例出现外伤性脑梗塞(观察组),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休克、颅内血肿、D-二聚体水平、血沉、脑疝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1.02±0.49) mg/L]、血沉[ESR,(41.1±5.3) mm/h]、降钙素原[PCT,(0.189±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472±0.931) f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36) mg/L、(33.0±3.7) mm/h、(1.172±0.04)、(7.243±0.615) fL],血小板[PLT,(208.72±57.84)×109/L]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3±36.1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18/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郑永汉  元少鹏  罗伟 《安徽医药》2012,16(4):477-47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于脑外伤失语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脑外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约为91.84%;49例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约为44.90%;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高压氧治疗方法对于脑外伤失语症患者有着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分:良好32例,占84.21%;中度残疾5例,占13.16%;重度残疾1例,占2.63%;死亡0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较快,密切的病情观察,动态头颅CT复查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的60例脑DA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降颅压、脑保护、抗感染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2.0 ATA,稳压给氧30 min,休息10 min,再给予纯氧吸入30 min,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周期.共治疗3~9个周期.采用格拉斯哥(GC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为(17.36 ± 10.69) d,清醒率为90.0%,分别与对照组的(36.19±13.04) d和66.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脑DAI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7月我院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3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在受伤后8h内进行血清S-100B蛋白的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者中,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100B蛋白的含量最高,GCS评分低,与轻型、中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GOS预后评分,评分越好的患者,其血清S-100B蛋白检测结果越低,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较高,S-100蛋白可以辅助判断患者的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