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改良Ro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40例行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经右侧腋下小切口(观察组)与经正中切口(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TproBNP水平、改良Ross评分、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h,两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改良Ro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h,两组改良Ross评分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性高,对患者心功能损伤更小,可缩短其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型超声测量87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TAPSE,并将心肌梗死患者按TAPSE值分为三组,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者比较,TAPSE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较,TAPSE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患者中TAPSE越低死亡率越高。结论:TAPSE能够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医疗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3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48个月,54例患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均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完全的血运重建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原则和围术期处理特点,以提高其手术效果。方法对肺动脉收缩压>8 kPa(1 kPa=7.5 mm Hg)的患者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全组34例患者中32例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以自体心包片4-OProlene线连续缝合法完成房缺修补术。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 min,转流时间18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94 h,平均36 h。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发展到艾森曼格综合征,高龄,心功能不全或心原性恶病质并非手术禁忌。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适当延长呼吸支持时间并加强围术期治疗,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缺患者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玲  傅金利 《现代保健》2014,(17):36-38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型超声测量87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TAPSE,并将心肌梗死患者按TAPSE值分为三组,进行两年的随访。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者比较,TAPSE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较,TAPSE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患者中TAPSE越低死亡率越高。结论:TAPSE能够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院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4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换瓣术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换瓣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相关因素,比较几种抗心律药物的疗效。结果本组换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7.7%,10例给予艾司洛尔、心律平后能控制心室率,36例使用上述药物无效者给予胺碘酮后效果满意。结论对于换瓣术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胺碘酮较艾司洛尔及心律平有更好的疗效,且窦性转复率高,对循环的稳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各节段应变率变化特点,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IE33超声诊断仪及QLAB软件测量31例(年龄均〈45岁)和30例(年龄均≥45岁)健康者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应变率。结果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的应变率依次递减,相同节段不同室壁之间应变率不同,后壁和前壁最大。随着年龄增长,左室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呈下降趋势,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呈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变率显像能够不受年龄影响定量分析局部心肌的变形,是临床评价心功能的理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