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报告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V-P术后15例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主要并发症是分流管梗阻和感染,其它可出现颅内出血、癫痫、腹部症状等。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率较高,需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保守治疗,微创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后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为(7.5±0.6)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显效率为86.7%,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外引流、向血肿腔内加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时机、疗效及防止再出血的方法。方法应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加用尿激酶冲洗,术后2h开放引流。结果抢救成活率85.7%,无脑疝者成活率100%,单侧脑疝先行穿刺、后紧急手术者成活率为80.6%,单纯穿刺者成活率为53.4%,双侧脑疝者成活率5.6%。再出血的发生率为8.3%。结论微创血肿引流,并予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可达到迅速清除血肿、止血、防止再出血的目的,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双侧脑疝者不宜使用微创穿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并不多见。我们自1985~1995年间共收治此类损伤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5~14岁;跌伤8例,车祸3例,砸伤1例。就诊时间伤后3~18周,其中伤后4~6周占8例。骨折类型:全部病例均为伸直型闭合性损伤。神经损伤情况:12例均为完全性桡神经深支损伤,其中2例合并桡神经浅支损伤。2 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对骨折脱位的处理:行开放整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4例,未行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仅用克氏针固定者8例。12例中仅3例作了桡神经深支探查松解。术后3周拔除固定桡骨头克…  相似文献   
6.
髌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1992年间,我们共收治髌骨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髁骨折18例.5例髌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13例用手术方法治疗.16例股骨髁骨折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2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随访15个月~8年,结果属优4例,良8例,尚可2例,差4例.优良率66.7%.我们认为这种损伤早期宜行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感染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5年~1996年共进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2892例。术后发生延迟感染34例,占同期内固定的1.18%,均经综合疗法治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中,男29例,女5例,年龄11~50岁。损伤原因:辗压伤19例,高处坠伤8例,重物砸伤5例,皮带绞伤2例。开放性骨折23例,按Gustilo氏分类:Ⅰ型4例,Ⅱ型13例,Ⅲ_A5例,Ⅲ_c1例。11例闭合性骨折中,7例为粉碎性骨折,4例病人肢体有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伴皮肤擦伤水泡形成。发生于小腿19例,手部5例,股部及前臂各4例,足部2例。23例开放性骨折病人首次手术距受伤时间为8h内18例,8~12h4例,12h以上1例。11例闭合性骨折首次手术距受伤时间为3d~12周。发生延迟感染的时间为术后20~135d,其中6周以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免疫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院后48h内开始管饲肠内营养(观察组中额外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第7、10天各患者的血糖、外周白细胞、CD4+、CD4+/CD8+.免疫力状况及机体感染等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lO天.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外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免疫力增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中作用显著.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股骨下端骨骺损伤较少见,国内胡振民报告仅占全身骨骺损伤的0.66%[1].文献报告不多.我院自1985年~1997年间共收治此种损伤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院 198 8~ 1998年共收治各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2 43例 ,其中行一期清创钢板内固定术 946例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钢板外露 48例 ,占同期一期内固定术后病例的 5 0 7% ,现将其原因分析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 48例 ,男 36例 ,女 12例 ,年龄 18~ 6 2岁。损伤原因 :车祸伤 30例 ,重物压砸伤 12例 ,机器皮带或齿轮绞扎伤 2例 ,高处坠落伤 4例。骨折部位 :中下段 32例 ,中上段 9例 ,Pi lon骨折 7例。损伤时间 :伤后 8h内手术 34例 ,8~ 12h 10例 ,12h以上 4例。污染程度 :按伤口内有无泥沙、油污等异物及量的多少分为轻、中、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