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方法查阅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9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07例院内真菌感染者中,60a以上者占72%;好发于呼吸道(81.3%)、消化道(14.0%)、泌尿道(10.3%),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92.5%);感染者均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史,部分患者应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降脂胶囊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倍数(A)、乙醇浓度(B)、回流时间(C)为试验考察因素,以姜黄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按L9(34)正交试验法安排实验。结果以姜黄素含量为指标,A、B因素非常显著(P<0.01):以浸膏得率为指标,A因素显著(P<0.05)。结论降脂胶囊提取工艺为:加12倍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时间1h、0.5h、0.5h。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临床应用指标变化情况,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水平。方法:回顾调查2010~2011年我院使用抗菌药使用情况,收集抗菌药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处方比例等信息,比较整治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整治后抗菌药品种从89种下降到47种;门诊抗菌药使用率41.0%下降到22.7%;住院抗菌药使用率75.08%下降到48.87%;住院抗菌药使用强度62.82下降到41.00;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使用率96%下降到29%;住院治疗性应用抗菌药患者病原学送检率由25.8%提高到50.2%。结论:抗菌药品种结构得到优化,临床应用指标较快达到整治目标,抗菌药专项整治提高了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甲壳质在中药口服液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壳质吸收附澄清法代替醇沉法制备中药口服液。以总可溶性固体物重复、总多糖含量、澄清效果为指标,比较甲壳民乙醇作澄清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甲壳质与乙醇作澄清剂制备的口服液澄清效果相同,总可溶性固体物,总多糖含量相差显著,甲壳质可替代代替乙醇作澄清剂制备中药口服液。  相似文献   
5.
阿米卡星引起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及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性,31岁,2003年因久咳不停,上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患者扁桃腺红肿,支气管发炎,诊断为伤风感冒。遂给予口服常规抗感冒及肌注阿米卡星(0.4g im,Bid)进行抗感染治疗。当肌注阿米卡星注射液至约一半时,患者即出现脸色苍白,紫绀,气促,额头冒汗的症状,并自诉头晕、胸闷难受,医生怀疑为药物过敏,故停止继续注射阿米卡星。但患者进而出现晕倒,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6.
头孢他啶引起天疱疮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7岁,于2004年4月8日10时50分车祸后1 h急诊入院。体检:T 36.5℃,P 72次.min-1,R 21次℃min-1,BP 100/60 mmHg,头部出血,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面色苍白,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实验室检查:WBC28.2×109·L-1,LYM 1.7×109·L-1,GRAN 25.5×109·L-1,RBC 3.89×1012·L-1,HGB 121 g·L-1,BUN 4.6 mmol·L-1,CERA 82.0μmol·L-1;急查CT示:左颞顶叶多发性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顶骨粉碎性骨折。立即对症处理,止血、补液、降颅内压等,并行急诊手术。术后给予0.9%氯化钠钠注射液20 ml+头孢他啶(皮试阴性)2.0 g,iv bid,加替沙星注射液200 mg:100ml,ivd qd抗感染。7d后,开始出现躯干部红斑、血疹、抓痕,疑头孢他啶过敏,遂停用,并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10 mg+VitC 3.0g+西米替丁0.6 g,ivd qd,3 d,氯苯那敏片4 mg,po tid×3,及炉甘石洗剂患处涂洗,皮疹逐渐好转。30 d后,患者痰培养出抗坏血酸克吕沃氏菌感染,根据药敏培养试验结果,并经再次皮试阴性,又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头孢他啶3.0 g,ivd bid,3d后出现躯干部及双下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本院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布及耐药变迁,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细菌耐药的影响,为临床控制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3年本院分离693株SAU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3株SAU,65.8%为50岁以上患者,科室主要分布骨科、普外科;标本主要分布伤口分泌物、痰液、尿液。7年间,SAU对青霉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由25.7%上升到95.9%、6.3%上升到20.6%;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平等耐药率振荡上行或直接上行到2011年达耐药最高点;2012年、2013年耐药率明显下降;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耐药率〈30.0%的抗菌药有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等8种;对青霉素、克拉霉素表现高耐药性分别达95.0%、80.0%以上。7年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在13.9%~42.9%之间。MRSA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7种抗菌药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显著低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其他医疗机构监测结果比,本院SAU耐药性控制较好。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降低SAU耐药率。临床抗SAU抗菌药可供选择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9.
临床输液反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找出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近年临床输液反应病例进行输液联用药种数、输液、输液器、残余液的检查结果分析。结果 输液反应中,以中草药制剂、生化制剂配伍用药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患者的具体差异因素。结论 临床进行输液治疗时,除应加强输液质量、输液器材的质量、静注液调配和滴注环境的控制外,应加强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患者个体差异的临床药物监察。  相似文献   
10.
临床据病原学选择抗菌药物,而疗效欠佳.抗感染方案思维应如何调整,以达满意疗效.本文通过药学会诊参与抗感染方案调整,总结分析方法,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用药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