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药物维持麻醉对舌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拟行舌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维持麻醉所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与七氟醚组。抽取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前、手术后、术后24 h、术后48 h静脉血,检测不同时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和IL-10的水平,并记录直肠温度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术后24 h、术后48 h的IL-6、IL-10血清浓度较麻醉诱导前、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IL-6、IL-10浓度在手术后达到最高水平;七氟醚组IL-6血清浓度在手术后明显高于丙泊酚组,IL-10浓度在手术后、术后24 h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诱导前、手术前、手术后、术后24 h、术后48 h平均动脉压及直肠温度两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维持麻醉能够减轻舌癌根治术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技术对口腔正颌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正颌外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3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实施AHH联合CH技术;B组单纯实施CH。两组分别于切皮前(M0)、降压后1h(M1)、恢复正常血压后1h(M2)和术毕(M3)共4个时点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HR,检测各个时点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和血清。1微球蛋白(α1—MG)浓度,记录降压期间的尿量、输血量和出血量。结果A组降压期间尿量多于B组(P〈0.05),两组总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输血量A组少于B组(P〈0.05)。各时点两组间MAP、HR和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肾功能指标均在临床正常范围之内。结论AHH联合CH技术可以维持口腔正颌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减少患者术中的输血量,与单纯CH相比不会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肾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研究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患者口腔外科手术全麻拔管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择期行口腔外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以下,年龄30~70岁,ASAⅡ~Ⅲ级,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精神病史及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气管拔管前,A组静脉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用药后、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10 min患者的呼吸(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及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的HR、MAP和RR在拔管时和拔管后1、5 min皆有增高.右美托咪啶组患者MAP、HR和RR在拔管前基本平稳,在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 min小幅度上升,而对照组患者的HR、MAP和RR在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5 min显著增高(P<0.05).两组MAP、HR和RR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MAP、HR和RR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减轻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躁动率,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东莨菪碱作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用药在静吸复合麻醉中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东莨菪碱组,均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心率、血压。结果与东莨菪碱比较,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显著的心率稳定作用,气管插管后,盐酸戊乙奎醚的心率稳定作用优于东莨菪碱;同时盐酸戊乙奎醚组病人血压显著低于东莨菪碱,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有显著的心血管稳定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臭氧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雄性,6~8周龄,250~280g)随机分为3组:臭氧预处理组(OP+IR组,n=6)、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假手术组(S组,n=6)。臭氧预处理组每天同一时间点行腹腔注射O3/O2混合气体(臭氧浓度为50ug/ml,1mg/kg/d),连续注射5天。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则注射相等容积(ml)的氧气。缺血45min后恢复灌注3小时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开腹不阻断肝血流),取左肝叶组织, 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1)与S组比较,(OP+IR)组与IR组的肝组织超微结构皆有损伤,(OP+IR)组的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2)与S组相比,(OP+IR)组和IR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5)。(3)与IR组相比,(OP+IR)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减少,Bcl-2/Bax比值增加(均P<0.05)。结论: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和Bcl-2/Bax比例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