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一位因“反复活动后心前区疼痛3月余”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临床状况后,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EBMR)(1991—2005年)、MEDLINE(1991—2007年)数据库等。结果纳入冠心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18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8篇,根据所获证据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在急性期进行头痛结构式访谈,后在后遗症期(脑卒中后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诊断标准对头痛特征进行分类。对脑卒中前12个月的头痛史也进行同样的调查分类。结果在脑梗死后遗症期,共187例患者完成随访,95例(51%)有头痛主诉。在头痛患者中多数为偶发、轻度、压迫性头痛,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56例(59%)具有紧张型头痛特征;32例(34%)为与脑卒中前头痛特征类似的头痛复发;42例(44%)为不同于脑卒中前头痛特征的头痛发作;21例(22%)为没有脑卒中前头痛的新发头痛发作。只有3例患者在脑梗死急性期新发头痛,并以相同头痛特征持续到后遗症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前头痛[OR=5.4,95%CI(2.1~12.8),P0.05]、女性[OR=3.6,95%CI(1.4~8.3),P0.05]是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在女性、脑卒中前有头痛史的患者中更常见,头痛特征常不同于脑卒中前头痛,只有极少数头痛在脑梗死急性期新发并持续到后遗症期。  相似文献   
3.
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支架光滑组(n=20)和支架粗糙组(n=20),分别将表面光滑和带有沟槽(深20μm)的两种金属支架各20枚植入大白兔的左或右髂动脉。术后5个月处死动物进行形态学分析,测定两组支架置入处血管管腔和血管的横断面积、内膜厚度和面积、内膜/中膜值,比较手术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支架光滑组和支架粗糙组支架置入段血管管腔面积分别为(2.79±0.28)mm2和(2.07±0.28)mm2(P<0.05),内膜横断面积分别为(0.69±0.30)mm2和(1.48±0.32)mm2(P<0.05),内膜/中层值分别为1.27±0.47和3.08±0.89(P<0.05),此外,两组中层横断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光滑组支架内再狭窄率[(30±12)%]与支架粗糙组[(4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两组血浆ET、TXB2、Ang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支架粗糙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支架光滑组(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可能为球囊和支架的机械损伤所致,金属支架20μm深的微粗糙表面加重了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迁移及血小板的激活、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再狭窄的发生,表面微粗糙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反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背景: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表达自身特性的同时,可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化并提高其存活率.以慢病毒为载体的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目的:探讨Ang1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和心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9-08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近交系F344大鼠48只,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慢病毒载体质粒pNL-IRES2-EGFP、包装质粒pHELPER、包膜质粒pVSVG和293T细胞由美国杜兰大学陈一平教授惠赠;Ang1基因修饰质粒pNL-Ang1-IRES2-EGFP、rMSCs由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张志坚教授惠赠.方法:包装、浓缩慢病毒,将携带Ang1基因慢病毒转导的rMSCs命名为Ang1-rMSCs,将未携带目的基因(空载体)慢病毒转导的rMSCs命名为Mock-rMSCs.48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心肌梗死区注入5×1010L-1的Ang1-rMSCs,Mock-rMSCs,rMSCs.主要观察指标:RT-PCR检测Ang1 mRNA的表达,取心脏组织切片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免疫荧光检测新生血管密度.结果:成功构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Ang1 mRNA在移植后28 d仍稳定表达.移植后28 d荧光显微镜下Angl-rMSCs组和Mock-rMSCs组心脏组织冰冻切片均可见大量EGFP阳性细胞,而rMSCs组未见EGFP阳性细胞,即移植的Ang1-rMSCs存活率明显增高.与Mock-rMSCs、rMSCs组比较,移植后7,28 d Ang1-rMSCs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速率均显著增加(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后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节段做功指数,探讨其与磁共振透壁增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行PCI的STEMI患者61例,应用左室PSL获得心肌节段做功指数(WIs)、心肌节段有效做功(CWs)、心肌节段无效做功(WWs)和心肌节段做功效率(WEs),同时应用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扫描(LGE-CMR)检测各心肌节段透壁增强程度,比较不同透壁增强心肌节段做功指数,分析心肌节段做功指数与透壁增强的相关性;比较心肌梗死核心区与远离区心肌做功指数的差异。结果 1037个心肌节段中,124个(11.96%)心肌节段为透壁增强,425个(40.98%)为非透壁增强,488个(47.06%)为无增强。非透壁增强、透壁增强心肌节段WIs、CWs和WEs均降低,WWs增加,与无增强心肌节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Is、CWs和WEs与LGE-CMR透壁增强均呈负相关(r=-0.666、-0.848、-0.365,均P<0.05),WWs与透壁增强呈正相关(r=0.841,P<0.05)。...  相似文献   
6.
背景: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表达自身特性的同时,可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化并提高其存活率。以慢病毒为载体的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 目的:探讨Ang1 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和心功能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9-08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雄性近交系F344大鼠48只,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慢病毒载体质粒pNL-IRES2-EGFP、包装质粒pHELPER、包膜质粒pVSVG和293T细胞由美国杜兰大学陈一平教授惠赠;Ang1 基因修饰质粒pNL-Ang1-IRES2-EGFP、rMSCs由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张志坚教授惠赠。 方法:包装、浓缩慢病毒,将携带Ang1 基因慢病毒转导的rMSCs命名为Ang1-rMSCs,将未携带目的基因(空载体)慢病毒转导的rMSCs命名为Mock-rMSCs。48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心肌梗死区注入5×1010 L-1的Ang1-rMSCs,Mock-rMSCs,rMSCs。 主要观察指标:RT-PCR检测Ang1 mRNA的表达,取心脏组织切片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免疫荧光检测新生血管密度。 结果:成功构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Ang1 mRNA在移植后28 d仍稳定表达。移植后28 d荧光显微镜下Ang1-rMSCs组和Mock-rMSCs组心脏组织冰冻切片均可见大量EGFP阳性细胞,而rMSCs组未见EGFP阳性细胞,即移植的Ang1-rMSCs存活率明显增高。与Mock-rMSCs、rMSCs组比较,移植后7,28 d Ang1-rMSCs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速率均显著增加(P < 0.05),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P < 0.05)。 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后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孕妇遵医行为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12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两组的护理都持续到孕妇分娩时,记录两组孕妇的遵医性、入院时和分娩时的血压、妊娠结局,以及妊娠期间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遵医性良好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P0.05)。两组分娩时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分娩时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社会支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应用能提高遵医性,降低血压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乳房按摩联合艾条悬灸治疗在产后缺乳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医专科特色护理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产后缺乳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及中医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采用常规产后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条悬灸干预,比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始动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确定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护理的应用效果。 结果 中医组的产后始动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产后泌乳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子宫复旧程度产后48 h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护理,以乳房按摩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可显著加快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尽早实现母乳喂养,促进产妇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治疗补肾更年方对去除卵巢大鼠血清E_2水平和下丘脑E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用手术去除卵巢后随机分为补肾更年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并与10只模型组和10只空白组做对照,补肾更年方大、中、小剂量组以不同剂量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己烯雌酚组以己烯雌酚按1mL/100g的剂量灌胃,连续45 d,结束后,取血,放免法检测血清E_2,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ER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_2水平显著降低、下丘脑ERα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更年方大、中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能够显著升高大鼠血清E_2水平并增加下丘脑ERα蛋白表达(P 0. 05),补肾更年方小剂量组对其无明显影响(P 0. 05)。结论补肾更年方在改善去除卵巢大鼠血清E_2水平同时,可能通过影响ERα蛋白的表达,提高ER的生物效应,从而发挥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更年方对更年期综合征(MPS)大鼠血清FSH、LH水平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用手术去除卵巢后随机分为补肾更年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西药组,并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做对照,每组10只,补肾更年方大、中、小剂量组以不同剂量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以己烯雌酚液灌胃,连续干预45天,干预结束后,运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FSH、LH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ER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子宫ERα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 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更年方大、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SH、LH水平并增加子宫ERα蛋白表达(P0. 05),补肾更年方小剂量组对其无明显影响(P0. 05)。结论:补肾更年方可能通过提高MPS大鼠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R含量,增强雌激素的生物活性,改善MPS大鼠性激素FSH、LH水平,从而发挥对MPS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