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drug refractory and symptomatic AF(16 paroxysmal, 6 persisten) were enrolled. Using Carto, the left atrial or biatrial replica was created during spontaneous or induced AF, and areas associated with CFAEs were identi-fi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 the site with CFAEs was performed and the end points were to eliminate CFAEs or convert to sinus rhythm. Results Thirteen patients(59%)were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7 cases conver-ted directly to sinus rhythm, and 6 via the intermediate atrial tachycardia(AT) or atrial flutter (AFL). The re-maining nine patien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with D. C. shock or drug. Repeat ablation was performed in 6 pa-tients (5 AT/AFL, 1 paroxysmal AF). During(10.9 ±4.8) months follow-up, 16 patients (73%) were free of arrhythmia and symptoms. CFAE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along the left interatrial septum, pulmonary veins, left atrial roof. CFAEs ablation prolonged AFCL[(157 ± 18) ms vs (211 ± 32) ms, P < 0.05]. Only one patient had pericardial tamponade that required pericardiocentesis. Conclusion Radiofrequene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guided by CFA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和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使用R语言分析,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与非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集以及甲状腺癌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集,进一步筛选出两组基因集的共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共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途径富集(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交互(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进行模块分析。然后,对中枢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并使用TCGA数据库对中枢基因进行和临床数据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3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单核细胞趋化性、细胞-基质黏附、白细胞迁移、淋巴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分解、粒细胞趋化性相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与肿瘤相关的重要的通路为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共筛选出10个中枢基因,并在TCGA数据库进行了验证,生存分析发现FN1表达生存有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并筛选出中枢基因,为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3.
短QT综合征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以体表心电图QT间期明显缩短为特点,伴或不伴各种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高猝死风险的心脏离子通道病,自2000年Gussak等提出短QT综合征的概念以来,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就近年短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的解剖特征,并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中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左室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患者59例,根据左室导线植入径路分为腋静脉组(n=23)和锁骨下静脉组(n=36),比较两种径路左室导线植入时间?参数及相关并发症;同期选择新植入双腔起搏器(DDD)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腋静脉造影,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和正常心脏结构患者腋静脉内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CRT/CRTD和DDD装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组和双腔起搏器组腋静脉解剖结构相似,两组间腋静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10.77 ± 2.19)mm vs (10.11 ± 2.02)mm,P > 0.0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腋静脉径路和经锁骨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的时间?植入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右房?右室?左室导线的阈值?感知?阻抗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内径无明显异常,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经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术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植入CRT或CRT-D的CHF患者60例,术前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测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依据CRT植入后6个月随访时LVEF绝对值较基线增加≥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随访期间观察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CRT术后有反应组术前NT-proBNP?随访MACE发生率明显小于CRT无反应组(P < 0.01)?以NT-proBNP 2 354.5 pg/mL为最佳分界点,预测CRT术后无反应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92.5%?以NT-proBNP 2 254.5 pg/mL为最佳分界点,预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敏感度95.2%,特异度92.3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proBNP≤2 254.5 pg/mL患者生存时间高于NT-proBNP≥2 254.5 pg/mL者(P < 0.01)?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CRT术后反应程度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心导管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衰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根据CRT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分成CRT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超过5%,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降低1级或1级以上者定义为CRT有反应;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PCWP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PCWP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35例CRT患者中有反应24例,无反应11例;有反应组PCWP(11.9±7.0)mm Hg,无反应组PCWP(21.7±9.1)mm H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以PCWP 12.0 mm Hg为最佳分界点时,Youden指数最大,预测CRT反应性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8.3%。相对于PCWP>12.0 mm Hg组,PCWP≤12.0 mm Hg组CRT术后心功能、左室内径和PCWP更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PCWP≤12.0 mm Hg组患者比PCWP>12.0 mm Hg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79)。结论:术前右心导管检测PCWP对CRT反应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前PCWP低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前后血浆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是否能够反映CRT植入后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程度。方法:对本中心33例植入CRT/CRT-D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有反应者定义为术后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心功能分级NYHA下降≥1级;无反应者为术后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NYHA下降<1级、因心衰再入院或心源性死亡。结果:有反应组术后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2.90±0.57)ng/L vs(3.38±0.47)ng/L,P=0.001]。随访时间≥6个月时,NT-ProBNP水平的降低幅度(Δ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容积缩小幅度(ΔLVEDV%)呈线性回归(b=-0.499,R2=0.489,P=0.001);无反应组术后NT-ProBNP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别[(3.53±0.42)ng/L,P>0.05];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ΔLVEDV%无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CRT/CR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健康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的正常范围。方法平板运动提升心率,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120例健康志愿者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alternans voltage,Valt),分析其大小分布范围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1)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数据均呈偏态分布;胸前导联Valt大小与年龄无关;V4、V5导联Valt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2)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有较大差别,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V1导联8.0μV;V2导联5.0μV;V3导联2.0μV;V4导联男性2.0μV,女性6.0μV;V5导联男性4.5μV,女性6.5μV;V6导联7.0μV;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最大值(Vmax)第75百分位数11.0μV。结论: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健康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不同胸前导联之间有较大差别;确定正常标准需要因导联而异。  相似文献   
9.
左束支起搏(LBBP)是继His束起搏后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逐步得以证实。LBBP适应证包括心动过缓,慢性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行房室结消融及起搏诱导性心肌病患者升级。LB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右室起搏类似,严重并发症极为罕见。具体包括右束支损伤、导线脱位和间隔穿孔、间隔动脉损伤及间隔内血肿、导线微移位和阈值升高、三尖瓣返流加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10.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单中心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发作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123例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Es定义为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在(26.9±21.3)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41(33.3%)例患者(ES组)发作139次ES(3.4±3.9)次/例,其中29(70.7%)例患者的首次发作在植入后1年内出现,Es发作呈现出6:00—10:00和14:00~17:00两个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7,P=0.044)。本组共15(12.2%)例患者死亡,Es组死亡率较无Es组(24.4%对6.1%,P=0.003)显著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s组累计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无Es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Es发作表现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其首次发作多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