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tritonWR 13 3 9致小鼠高脂血症时血清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ParaoxonaseI ,PON 1)活性的变化及PON 1活性与血浆脂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小鼠尾静脉注射tritonWR13 3 9后的 3h ,6h ,12h ,2 4h ,48h ,72h ,眼球摘除术取血 ,用酶标法测定小鼠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 ,载脂蛋白AI (ApoAI) ,载脂蛋白B (ApoB含量 ) ,并计算出ApoAI/ApoB ,HDL -C/TC比值 ,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ONI活性。结果 :TritonWR 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TC和TG含量即急剧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分别在注射后 2 4h和 3h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其中血浆TG含量在注射后 48h即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HDL -C和ApoB含量急剧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分别在注射后 2 4h和 6h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分别在注射后 48h和 72h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ApoAI含量即急剧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随后逐渐增高 ,在注射后 6h即恢复正常水平。tritonWR 13 3 9尾静脉注射后 3h ,小鼠血浆ApoAI/ApoB和HDL-C/TC比值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随后逐渐增高 ,其中ApoAI/ApoB比值在 72h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聚酯型儿茶素 (TS)为阳性对照 ,探讨其单体EGCG和GCG对人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Hoechst 3 3 2 5 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探讨药物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单体EGCG和GCG与TS对SW 480细胞均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其IC5 0值分别为 10 8 88、183 2 1、83 3 6μg·ml-1;以IC5 0浓度作用于SW 480细胞 2 4h后 ,EGCG、GCG、TS组的集落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Hoechst 3 3 2 5 8染色观察到EGCG、GCG、TS组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浓缩或碎裂 ,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流式细胞术分析亦显示EGCG、GCG、TS组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的 1 62、1 2 3、1 66倍。结论 与TS一致 ,EGCG、GCG对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对原代培养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BMSCs)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小鼠BMSCs模型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sA以及单独或联合使用左旋精氨酸 (L arginine)后 ,测定 [3 H] 甲基胸腺嘧啶 ([3 H] TdR)掺入率与细胞数 ,反映细胞增殖情况 ;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钙沉积量 ,反映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状态 ;用一氧化氮 (NO)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基中NO释放量。结果 CsA呈剂量依赖性 (10 -6、3× 10 -6、6× 10 -6、10 -5mol/L)减少 [3 H] TdR掺入率 ;抑制细胞增殖 ;降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钙沉积量 ;并伴随NO释放量减少。如果同时给予L arginine(10 -4mol/L) ,可完全逆转CsA(10 -6mol/L)的以上作用。结论 CsA可能通过抑制L arginine/NO通路而阻碍BMSCs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曲粉调血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红曲粉 (monasscusmorpureuswent ,Mm )是以洛伐他丁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天然产品。洛伐他丁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1,2 ] ,抑制肝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本研究采用高脂血症兔为实验模型 ,以洛伐他丁为阳性对照药 ,观察云南红曲粉预防和治疗高血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形成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 云南红曲粉由云南康乐药物研究所提供 ,每克含洛伐他丁 12 5 2mg ;洛伐他丁由浙江瑞邦大药厂出品 ,每片 2 0mg。1 2 动物 健康♂新西兰兔 80只 ,…  相似文献   
5.
兔高脂蛋白血症模型建立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方法学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家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建立高血脂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模型最为常用,且被推荐为有关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研究的主要动物'。然而,对造成高血脂兔模型的时间长短及高脂饲料配方各家说法不一。本研究应用新西兰兔,喂养高脂饲料,观察诱导高脂蛋白血症的时间,并对主动脉壁进行初步形态学观察。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出型健康上新西兰兔,购自上海畜牧咨询服务公司,由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负责及提供饲养和观察场地(湖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合格证:001号,环境设施合格证:028号,饲养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LCRG1基因是我室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一个喉癌相关抑癌基因。先前的研究显示将LCRG1转染喉癌细胞系Hep-2,发现其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软琼脂集落形成及裸鼠成瘤能力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LCRG1抑瘤作用相关的蛋白质。方法:抽提稳定高表达LCRG1基因的Hep-2/LCRG1和载体对照组Hep-2/pcDNA3.1( )的细胞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离其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显色,PDQuest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获取的2-D胶图像,从胶中选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或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最后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初步鉴定蛋白质。结果:获得了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Hep-2/LCRG1和Hep-2/pcDNA3.1( )细胞系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总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75±43和1027±23,平均匹配率为91%。图像分析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了2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MALDI-TOF-MS鉴定了16个,ESI-Q-TOFMS/MS鉴定了4个。对这些初步鉴定的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发现一些与细胞代谢、转录调控相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稳定高表达LCRG1基因的Hep-2/LCRG1和载体对照组Hep-2/pcDNA3.1( )细胞系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应用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出一些与LCRG1抑瘤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LCRG1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EBV-LMP1促CNE2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BV-LMP1对鼻咽癌细胞CNE2迁移表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RV-LNSX,RV-LMP1和RV-LMP1^TRADD。逆转录病毒分别感染CNE2细胞,G418筛选后,观察和检测转基因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在基质中的运动迁移能力以及R-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用pLNSX,pLNSX-LMP1和pLNSX—LMPI^TRADD质粒分别与E-Cadherin报告基因共转染293细胞,检测LMP1对E-Cadherin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与CNE2和CNE2-LNSX细胞相比,CNE2-LMP1在培养过程中由扁平、鹅卵状上皮细胞形态逐渐演变为细胞间接触消失的长梭状纤维细胞形态,相对迁移明显增大(n=3,P〈0.05)。且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随着共转染野生型LMP1(pLNSX-LMP1)剂量的增加(0.2,0、6,1.0μg),对E/-Cadherin启动子转录活化的抑制率增加,呈明显浓度依赖性;LMPI^TRADD不改变CNE2细胞形态学及迁移表型,对E-Cadher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及蛋白表达亦无明显影响。结论:抑制E-Cadherin启动子活化可能是EBV-LMP1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促CNE2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位于LMP1羧基端的TRADD可能是其促迁移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8.
湖南麓山天然银杏叶制剂能明显增强小鼠耐力和抗缺氧能力,并能延长饥饿小鼠寿命。小鼠口服与腹腔注射LD50分别为大于6g/kg和148g/kg,其长期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9.
EB病毒LMP1促鼻咽上皮细胞增殖的蛋白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促鼻咽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逆病毒感染的方法,将浓缩的逆病毒RV-pLNSX(空载体)和RV-LMP1分别感染鼻咽上皮细胞NP69,建立NP69-pLNSX与NP69-LMP1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皿克隆形成实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LMP1对NP69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LMP1在NP69细胞中参与调节的蛋白,并对部分蛋白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1) LMP1具有促鼻咽上皮细胞NP69增殖的作用(n=3,P<0.05)。(2) 鉴定了22个LMP1参与调节NP69细胞的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9个,下调的13个),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部分上述蛋白的差异表达。结论: LMP1可能通过参与调节keratin 19和vimentin等蛋白的表达促鼻咽上皮细胞NP69增殖。  相似文献   
10.
应激蛋白或热休克蛋白是细胞自身保护的一种内在本能。热休克蛋白是细胞或组织暴露在不足以致命的高热中合成的应激蛋白并对随后的高热应激反应产生耐受或抵抗,这类诱导的应激蛋白从细菌到人类的各种生物都存在,且诱导因素还包括低血糖、反应性氧(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和缺血等。动物和人类心肌均存在预处理的心肌保护现象,尽管70KDa热休克蛋白(HSP 70)族中的应激蛋白基因表达可在缺血鼠心脏中选择性诱导,但应激蛋白对预处理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仍有争论,一项支持应激蛋白在预处理心肌中作用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前使动物经过高热(诱导热休克蛋白效应)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