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但是迄今为止即使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对疾病的诊断还是通过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医院诊断服务中的中心工作,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治水平.一个医院病理诊断水平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搞好病理诊断质量,病理科的建设和工作人员的组成十分重要.中医院的病理科建设较晚,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笔者走访数十家各级中医院病理科,水平参差不齐,现状堪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体蠕形螨感染所致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收集7例面部皮肤标本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患者面部皮损处扩大的毛囊和增生的皮脂腺中检查出大量蠕形螨成虫、若虫和虫卵。人体毛囊蠕形螨多寄生于毛囊的根部或毛囊周围组织内,被寄生的毛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虫体周围常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毛根角质化较常见。人体皮脂蠕形螨寄生部位为皮脂腺体及导管部,可见腺细胞增生而失去正常结构,但较少有炎症细胞浸润,导管部有轻度扩张。结论:人体蠕形螨寄生与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病理科与临床沟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肿瘤的检查方法愈来愈多,设备也越来越发展。如CT、磁共振、ECT、PET等。但病理检查仍为肿瘤诊断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也是肿瘤最后诊断。这是医学界早已形成的共识。然而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活体组织检查有其基本特点和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有时是临床医生或病理医生缺乏经验处理不当而造成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分歧,从而引起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互相指责。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软肝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在0-059-7-6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为1-14%。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简便,快速,且重现性好,可用于软肝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神农康寿组方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用东莨菪碱造成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小鼠在规定时间内躲避反应错误次数。结果神农康寿组方跳台法和避暗法实验中,对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神农康寿组方有明显改善记忆障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学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把传统的中医药逐步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使中医药学从宏观辨证学发展到了微观辨证学.微观辨证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经典辨证提高到客观化学物质、细胞、乃至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以阐明中医证侯实质及其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血清学方法对旋毛虫实验感染豚鼠抗体检测的效果.[方法]采用玻片环蚴沉淀试验(S-CUPT)、斑点EUSA法(Dot-ELISA)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旋毛虫病豚鼠血清IgG抗体.[结果]3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3%、100%和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豚鼠、血吸虫病兔、蛔虫病人鞭虫病人和猪囊虫病人血清IgG抗体,除1例蛔虫病人血清IEST出现阳性反应外均为阴性反应.[结论]3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堰地区妇女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7年7月~2010年6月105例异常妊娠孕妇(实验组)及500例正常育龄孕妇(对照组)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IgG,并分析两组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异常妊娠孕妇弓形虫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23.81%,而同时间段正常孕妇相应的IgM、IgG抗体阳性率为3.60%和9.80%。异常妊娠孕妇弓形虫IgM、IgG抗体阳性率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孕妇弓形虫感染是异常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重视弓形虫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治。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0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日趋完美,术中后囊破孔发生率大为降低。现将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