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四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诱发猴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取人胚胎(胎龄11~12周)黑质及尾核,制成黑质及黑质+尾核细胞悬液,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植人猴PD模型的尾核头部或黑质部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等,系统观察18周,病理症状较移植前有所改善。阿朴吗啡(APO)诱发旋转次数明显减少,经免疫组化ABC法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在宿主尾核内可见TH阳性细胞存活、生长,同时发出细胞突起。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氏病(PD)纹状体多巴胺D_2受体的作用极为重要,它与药物性多动症,症状波动等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选择性神经毒素MPTP(1—甲基—4—苯基—1、2、3、  相似文献   
3.
左旋千金藤啶碱在帕金森病猴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千金藤啶碱是新型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且有激动剂性质。作者将左旋千金藤啶碱应用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行为症状的观察,阐明左旋千金藤啶碱可以定性检侧偏测帕金森病猴模型建立成功与否及其镇静安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活动降低、常有焦虑和各种躯体不适表现的疾病。氟哌噻吨为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为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为观察其疗效及可能副作用,现总结上海4家医院对35例神经症进行开放性研究结果。病例选择3...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肝海绵状血管瘤声象图特征与病理的关系,我们将经B超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肝血管瘤声象图与其病理组织切片标本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58天~67岁,平均39.9岁。临床表现多有肝区不适,触诊有肝大或有肿块。少数经体检始被发现。术前B超检查均提示肝内有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24项新颖的指标,对121例正常人及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凝血因子增高,抗凝因子减低,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粘稠度增加。揭示患者体内有高凝状态存在,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Shy-Drager综合征(附1例病理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例Shy-Drager综合征的临床及尸体解剖资料,其中枢神经病变主要涉及小脑、第三脑室周围、中脑黑质和脊髓侧角的中间外侧柱,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细胞变性、消失以及反应性胶质增生,其发病年龄、临床演变及病理改变符合第Ⅱ型。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55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乏力伴尿潴留1 d"入院。患者于2011年2月某日上午10点无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无法自行排尿,无发热,无腹痛、腹泻,无上肢活动障碍。下午5点来我院就诊,神经科体检:双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消失,剑突下针刺觉减退。急查血糖、肝功  相似文献   
9.
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巴曲酶(batroxobin)可否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并经CT及(或)MRI证实的急性ICVD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65±s10a,用巴曲酶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0BU,维持剂量5BU,隔日1次,1个疗程共3次。结果:4wk显效率53%,总有效率84%,作用迅速,用药后72h内出现疗效者87%,同时使血清凝血因子1显著降低,交链纤维蛋白降解物显著增高。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分溶栓剂,治疗急性ICVD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Large dose MPTP treatment given to the mousecould bring about a reduction of methionine-enke-phalin (MEK) and leucineenkephalin (LEK) in themouse striatum. The average levels were reduced by7570 for MEK and 6670 for LEK as compared withthe controls. The monoamine oxidase B inhibitorLdeprenyl could prevent the MPTP-induced pepti-dergic neurotoxicity. Hence, MPTP-treated mousemay be a useful model to study peptide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