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益气组与活血组有效成分在MCAO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补阳还五汤微透析样品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益气组低、中、高剂量(3.09,6.17,12.34 g·kg-1),活血组注射液给药剂量为2.32 g·kg-1,股静脉给药后脑缺血再灌注损失大鼠中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特征。结果:补阳还五汤不同给药组中芒柄花素和芍药苷血液药动学过程符合一房室模型,低剂量益气组和活血组中芒柄花素和芍药苷的半衰期(t1/2)分别为(46.89±1.77),(25.47±1.43)min,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67.66±2.55),(36.74±2.07)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9 325.21±7 411.43),(225 496.40±24 990.38)ng·mL-1·min;中剂量益气组和活血组中芒柄花素和芍药苷的t1/2分别为(43.73±0.47),(26.24±1.10)min,MRT分别为(63.09±0.68,37.85±1.59)min,AUC0-t(67 556.41±7 043.40),(242 206.10±19 296.12)ng·mL-1·min;高剂量益气组和活血组中芒柄花素和芍药苷的t1/2分别为(43.34±5.70),(29.37±2.23)min,MRT分别为(62.54±8.22),(42.37±3.22)min,AUC0-t分别为(145 611.50±24 607.85),(259 667.70±27 544.71)ng·mL-1·min。结论:不同黄芪剂量组中芒柄花素的MRT及t1/2均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益气组能延长芍药苷t1/2、MRT,能延缓芍药苷在体内被代谢,有利于芍药苷在体内维持更持久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局部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采用增量法考察流速对芒柄花素和芍药苷回收率的影响,结合实际操作,确定流速和取样间隔;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和减量法)研究流速、浓度、温度对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探讨反透析法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测定的可行性;将血液探针和脑探针分别植入大鼠颈静脉和脑纹状体,考察探针在10h内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探针体外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取样时间和取样体积,确定流速为1.5μL·min-1,取样时间间隔为20min;在相同流速和温度下,探针增量法回收率RR与减量法损失率RL近似相等,且探针回收率与药物浓度无关,说明可用反透析法进行体内回收率的测定;在大鼠体内微透析回收率考察中,血液和脑探针10h回收率保持相对稳定,但不同探针相对回收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所建立的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大鼠体内和脑局部药动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同时研究芒柄花素,芍药苷探针体内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阿魏酸(FA)、川芎嗪(TMP)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校正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为进一步的体内微透析试验提供依据。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液中FA,TMP的含量,分别计算探针的回收率;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减量法)分别考察流速、浓度、温度对FA,TMP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探针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增量法和减量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探针体外回收率近似相等;相同的条件下,FA,TMP探针体外回收率在流速为1~2.5μL·min-1均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在25~42℃均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而在同一流速下,探针体外回收率与FA,TMP浓度均无关;此外,FA,TMP的探针回收率在4个浓度循环中的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且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浓度差法的日内重复性良好。脑探针在大鼠体内8 h内的回收率可维持相对稳定,但不同的脑探针回收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示每次在体动物实验均需进行探针的回收率校正。微透析技术可用于FA,TMP的脑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体内同时研究FA,TMP探针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阿魏酸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腹腔注射阿魏酸后对正常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并对大鼠脑动脉血流和微循环区域血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腹腔注射阿魏酸50mg·kg-1后,大鼠的脑血管(包括大小动脉和静脉)的形态无明显变化;给药50min后,大鼠脑动脉的血流量缓慢增加,最高可增加到原血流量的170%,并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1h以上;给药60min后,微循环区的血流量渐渐增加,最高可增加到原血流量的150%~160%。结论:阿魏酸能显著增加大鼠大脑动脉及微循环区的血流量,不同区域的血流增加量有所不同。其机制可能与其松弛毛细血管前后括约肌,减少血流阻力及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供血量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 方法 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CI)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不同栓塞时间后,对再灌注过程中脑血流的影响,并对再灌注过程中的低灌注状态、无复流现象、血流流速及管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2 h的栓塞后,大鼠脑部血流量趋向低灌注状态,约为栓塞前血流基值的(35±10)%;栓塞时间越长,无复流现象越多;在再灌注期间,缺血2 h组的血流比0.5 h组的低灌注水平低10%。 结论 长时间的脑缺血期再灌注过程可能是造成脑损伤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LSCI可应用于脑部血流实时监测,操作简便,成像灵敏、稳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THP)灌胃给药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以清醒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给药(40 mg·kg-1)后大鼠脑纹状体透析液,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THP浓度,经回收率校正后,用PK Solver 2.0药动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THP在清醒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参数t1/2为(2.0±0.46) h;tmax为(1.18±0.19) h;Cmax为(4 090.73±151.45) ng·mL-1;AUC0-inf为(15.05±1.02) ng·mL-1·h-1;MRT0-inf为(3.72±0.21) h。结论:所采用的微透析技术能实现活体连续取样,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经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微透析-HPLC法适用于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脑局部的药动学研究,为其脑部靶向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