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PCR实时检测方法对1661例妊娠35~37w孕妇产前阴道下1/3及肛周分泌物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发生感染113例。根据自愿治疗原则将GBS阳性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予青霉素治疗;不治疗组21例,不作处理。分别观察两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GBS的感染率为6.8%(113/1661)。治疗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GBS感染率均低于未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GBS感染孕妇进行积极抗GBS治疗,尤其是产前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氟替卡松在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使用氟替卡松能否提高局部的抗炎作用、有助于粘膜的恢复、防止或延缓息肉的复发。方法采取随机地的方法将鼻内窥镜手术后到门诊随访的慢性鼻窦炎Ⅱ、Ⅲ型患者 4 0例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给予氟替卡松喷鼻 ,对照组为空白对照 ,随访三个月 ,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鼻塞、流脓涕及体征鼻腔粘连、术腔粘膜水肿、窦口开放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异。结果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的鼻塞、流脓涕、鼻腔粘连的恢复程度 ,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术腔粘膜水肿、窦口开放的恢复程度 ,在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的鼻腔清理非常重要 ,结合使用氟替卡松能明显减轻术腔粘膜水肿、使窦口开放良好 ,说明氟替卡松在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对增加局部抗炎、促进粘膜恢复、防止或延缓息肉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应用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21.43±20.34)min,平均出血量(113.45±28.72)ml,术后(1.24±0.55)d肛门排气,平均住院天数6.38d;术后出现1例腹壁穿刺口出血,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余未出现大出血等其他情况。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小、节约住院费用,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GDM孕产妇107例,其中正规治疗(GDM1组)76例,未系统治疗(GDM2组)31例。另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血检测HbAlC及hs—CRP水平,并比较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HbAlC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DM2组〉GDM1l组〉对照组,P〈0.01)。GDM2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GDM2组与GDM1组、GDM1组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HbAlC及hs—CRP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N--者水平对评价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36例HBsAg(+)的孕妇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孕妇于孕28、32与36周分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双阳性注射400IU,单阳性注射200IU;对照组只作随访及常规产检。两组的新生儿在出生6h内、第1、6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5μg、5μg;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6h内臀部肌内注射HBIG 100IU。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血清中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及HBV DNA。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和HBV DNA阳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组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较对照组高,而HBV DNA阳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O.05)。结论HBsAg(+)的孕妇应用HBIG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而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明显提高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龟鹿补肾丸诱发排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成药龟鹿补肾丸治疗功能性无排卵患者的促排卵作用。方法 :将 6 0例功能性无排卵患者 (均属中医肾阳虚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 ,治疗组服用龟鹿补肾丸 ,对照组服用克罗米酚、已烯雌酚、安宫黄体酮 ,B超观测排卵情况及主卵泡增长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主卵泡直径明显增大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两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观察 16 6个月经周期 ,出现排卵周期 82个 ,痊愈率达 70 % ,妊娠率达 5 6 1% ;对照组观察 175个月经周期 ,出现排卵周期 90个 ,痊愈率达 76 7% ,妊娠率达 33 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妊娠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龟鹿补肾丸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诱发排卵及提高妊娠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5年 6月以来 ,采用米非司酮配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 ,并随访观察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 病史、体查、血尿HCG、B超检查确诊异位妊娠未破裂型 ;血HCG <2 0 0 0iu/L ;B超检查示盆腔包块 <5cm ,盆腔积液 <3cm ;患者生命征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 ;患者要求保守治疗 ,或要求尽量保留生育能力。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 36例作治疗对象 ,其中有生育要求的 2 1例。年龄 2 1~ 35岁 ,平均 2 7.5岁。停经时间 37~ 5 2天 ,平均 4 3天。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 2 8例 ,下腹轻痛 12例。治疗方法 首次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分娩前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分娩的合并重型肝炎孕妇8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AST、ALT与ALP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分钟评分时治疗组和对照组0~7分者分别为0例和8例,表明治疗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对肝脏合成功能有一定影响,低分子肝素是一类在近期使用中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肝炎的药物,可以尝试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于临床妊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7例患者,对照组有15例患者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症状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