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指导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手术方式选择。该研究探讨双能量CT成像在术前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8月—2017年5月55例临床可疑甲状腺癌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颈部双能量增强CT扫描及定量分析,并与常规CT征象对比。测量及计算短径≥5 mm的淋巴结感兴趣区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转移组及未转移组淋巴结的常规CT表现和双能量CT中动脉期、静脉期NIC及λHU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IC及λHU的最佳诊断阈值,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与术前CT准确配对淋巴结212枚,包括转移淋巴结124枚(58.5%)和未转移淋巴结88枚(41.5%)。通过常规CT形态学征象包括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淋巴结坏死(囊变)、淋巴结内钙化及侵犯周围组织等对PTC转移淋巴结进行诊断的灵敏度为4.0%~79.0%,特异度为63.6%~100.0%。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动脉期NIC、静脉期NIC、动脉期λHU及静脉期λ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动脉期NIC对PTC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效能最高,以25.8%为最佳诊断阈值,其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6.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6。动脉期NIC及λHU的诊断效能均高于静脉期(P<0.001)。结论:双能量CT成像的定量参数NIC及λHU较常规CT形态学征象在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钙化的X线征象在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确诊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行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X线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良恶性乳腺疾病的乳腺钙化X线征象差异.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4例就诊患者中恶性乳腺疾病者53例(63.15%),良性乳腺疾病者31例(36.9%),X线检查正确诊断恶性乳腺疾病42例,正确诊断良性乳腺疾病26例,对乳腺疾病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9%(26/31)、79.3%(42/53)和81.0%(68/84).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鉴别诊断的符合率为78.6%.良性乳腺疾病钙化灶直径高于恶性乳腺疾病,钙化灶数目则低于恶性乳腺疾病(P<0.05).恶性乳腺癌疾病钙化灶多分布于病变区及其附近区域,钙化灶形态则多表现为泥沙型、小棒状、叉状特点;良性乳腺癌疾病钙化灶则多局限分布于病变区,钙化灶形态多表现为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和圆孔型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特殊X线征象,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与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60例作为乳腺癌组,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乳腺结节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患者10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获取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比乳腺癌组、良性对照组患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患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分别高于良性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不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术前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分别高于未复发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冠脉CT血管成像术(CTA)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病情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进行CTA检查的住院患者173例,根据具体冠心病存在与否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冠心病组49例、心绞痛组78例、心肌梗死组4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CAC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MRI动态增强与乳腺钼靶断层融合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病灶最大直径<2 cm的乳腺肿块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与乳腺钼靶断层融合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8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放大局部点压技术在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78例,均行乳腺钼靶常规摄片并应用放大局部点压技术,对比两者病灶检出率及平均腺体剂量(AGD)与皮肤入射剂量(ESE).结果 乳腺钼靶常规摄片的病灶检出率为30.8%,放大局部点压技术的病灶检出率为84.6%,且对常规摄片漏诊的微小病灶检出情况较好,两者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摄片对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1.6%和39.0%,均低于放大局部点压技术(分别为73.0%和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常规摄片及放大局部点压技术的AGD及ESE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大局部点压技术在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中的应用可作为乳腺钼靶常规摄片的辅助检查手段,尤其适用于多量腺体型及致密型乳腺患者,利于乳腺微小病灶检出率的提高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且受检者加用放大局部点压摄片后所接受辐射剂量不会明显增加,可选择性应用于乳腺微小病灶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MEN患者CT、MRI资料.结果 MEN-I型4例主要累及腺体肿瘤为甲状旁腺腺瘤、胰岛细胞瘤、垂体瘤,其中2例并发双侧肾上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瘤位于双侧甲状腺后方气管食管旁沟,增强后强化较明显;胰岛细胞瘤为胰腺内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对于垂体微腺瘤显示有明显优势;肾上腺腺瘤在MRI同、反相位序列信号不同,对肿瘤鉴别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例MEN-Ⅱ型主要发生肿瘤为甲状腺髓样癌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CT易于显示甲状腺髓样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的钙化灶,MRI在评价病灶周围组织是否受累方面优于CT;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易发生坏死、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MEN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有助于对MEN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MRI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临床触及肿块18例,6例在短期内迅速增大.MRI检查共发现病灶25处,其中单发病灶13例,单侧多发病灶2例,双侧多发病灶3例.病灶在T1 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T2 WI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肿块样强化19处(76.0%),其中形态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16处(84.2%),内部均匀强化14处(73.7%);非肿块样强化6处,其中内部不均匀强化3处(50.0%);10处病灶内可见“血管造影征”.伴有皮肤增厚7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学镜下表现为肿瘤性淋巴样细胞较大或中等大小,弥漫性分布,部分呈单行索条状排列.结论: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了其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6例胰腺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前诊断胰腺损伤14例(39%),余均经术中探查确诊。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胰腺清创引流23例,远端胰腺切除6例(其中同时切除脾脏4例),近端胰腺缝闭、远端胰腺空肠Roux—Y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治愈31例(86%),死亡5例(14%)。结论多数胰腺损伤须经剖腹探查确诊。胰腺损伤治疗以手术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局限于腹膜炎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主胰管损伤并排除其他腹腔脏器合并伤的Ⅰ、Ⅱ级损伤。术式根据胰腺损伤的分级、合并伤及全身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