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乙型肝炎是临床之常见多发病 ,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发现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 ,最初均表现为胸闷、厌油、纳差、便溏等症状 ,此乃脾虚湿困也。有所悟于此 ,对乙肝的治疗 ,在疏肝利胆清解肝经郁热的基础上加以“利湿” ,果获良效 ,屡试屡验 ,是有一得 :祛肝经之热 ,不如利其血中之水。1 肝经之热与血中之水何谓肝经之热 ?肝主疏泄而藏血 ,体阴而用阳。在生理情况下 ,肝气疏泄调畅 ,气血津液随升降出入而正常运行疏布。倘若肝脏疏泄失常 ,肝气郁结不疏 ,郁久则化热 ,此其一也 ;而脾胃虚弱 ,运化失权 ,湿邪困阻 ,土壅侮木 ,亦可导致肝气不疏而为郁 …  相似文献   
3.
4.
扶正化毒消癌方干预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扶正化毒消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苯双酯片50 mg/次,3次/d,连续使用3个月;人血白蛋白,50 mL/次,1次/d,必要时连续使用7~10 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 g/次,口服,必要时服用,一次不超0.4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化毒消癌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为3个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监测肝功能(ALT,AST,TBIL);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变化(KPS评分)及生存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增加+稳定)为86.1%,优于对照组的58.3%;观察组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AST及TBIL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疲劳、恶心与呕吐、疼痛、失眠、纳食、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扶正化毒消癌方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外周血AFP,VEGF和MMP9水平,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55.0%,卡洛夫斯基执行状态(KPS)评分由(60.5±7.3)分增加至(82.9±9.9)分,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38.0%,KPS评分由(60.2±9.8)分增加至(72.3±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肝功能损害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胃癌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近年采用参芪合剂加化学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50例,并与150例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的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调查以及因素分析提取主成分的方法,对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的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得到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成分3个:系统性/分析性、开放性、求真性。结论本研究基于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构建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研究弥补了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成分研究领域的不足,为医学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性的评价指标及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医学本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全部选自某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48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24例进行吉非替尼联合化疗为实验组,另外24例进行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以上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改善用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A199、CYFRA21-1、NSE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多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何仁强 《海南医学》2003,14(2):76-77
近年来 ,随着活血化瘀的广泛运用 ,笔者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理论依据陈伯煊等人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因素不外免疫性炎症反应与凝血障碍。吴万根等人认为慢性肾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 ,有血液流变学异常。而从中医辩证看 ,其中医病机多属正虚邪实 ,其邪以血瘀为主。这与有关资料证明血瘀主要与血循环和凝血障碍有关基本一致。现代医学对活血化瘀的药理研究表明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作用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脂及抑制动脉硬化 ,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 ,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血凝和纤溶及炎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